五言白话诗·其十三

作者: 缺名一朝代: 唐代

五言白话诗·其十三原文

秋长夜甚明,长夜照众生。

死者归长路,生者暂时行。

夜眠由鬼界,天晓即营生。

两两相劫夺,分毫努眼净。

贤愚不相识,壤壤信缘行。

诗词问答

问:五言白话诗·其十三的作者是谁?答:缺名一
问:五言白话诗·其十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缺名一的名句有哪些?答:缺名一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庚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参考注释

长夜

(1) 漫长的黑夜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时代

长夜难明赤县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彻夜

长夜之饮

夜照

(1).萤火虫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上》:“萤火,一名夜照。”

(2).夜间使用的护照。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那种护照又分作两种,在白天有日照,在晚间有夜照。”

众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死者

已死的人

死者与生者

长路

远路。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途间一人头戴毡笠,身背皮囊,满身灰尘,是个惯走长路的模样。”

暂时

短时间内

因内部维修,暂时停止营业

鬼界

迷信传说指众鬼居处。 清 黄遵宪 《天津纪乱》诗之九:“官作胡奴役,魔将鬼界围。” 钱仲联 笺注引《大毗婆沙论》:“ 赡部洲 下五百踰缮那,有 琰魔王界 ,是一切鬼本所住处。”

营生

(1) 谋生方式和手段

饲养牲畜是他的营生

(2) 职业和工作

找个营生

两两

(1).成双成对。《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既通宫闈,无容静默,两两相对,俱有损伤。”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诗:“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 元 张可久 《小梁州·郊行即事》曲:“小桥流水落红香,两两鸳鸯。”

(2).犹言稀稀落落。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 明 张五山 《驻马听·秋游莫愁湖因过陈荩卿看菊》曲:“粧点秋光,黄叶丹枫飘两两;轻摇兰桨,沙鸥汀鷺起双双。”

劫夺

(1) 掠夺的行动或事例;尤指盗用船上的货物

(2) 用武力夺取

分毫

形容极细微或极少量。 汉 傅毅 《七激》:“涔养之鱼,膾其鲤魴,分毫之割,纤如髮芒。”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盈乎万钧,必起於錙銖,竦秀凌霄,必始於分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覬覦分毫,錙銖必较,素所鄙夷,而弗屑者也。”

努眼

努目。《旧唐书·黄巢传》:“先有謡言云:‘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 曹州 天下反。’” 前蜀 蒋贻恭 《咏虾蟆》诗:“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学士画鬼拔河篇》:“两旁挝鼓鼓四面,声势助勇努眼圆。”

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壤壤

同“攘攘”,纷乱的样子

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