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再吟

作者: 周昙朝代: 唐代

春秋战国门再吟原文

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诗词问答

问:春秋战国门再吟的作者是谁?答:周昙
问:春秋战国门再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周昙的名句有哪些?答:周昙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28-93

参考注释

谔谔

正言批评

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谔谔。——《韩诗外传》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传》

唯唯

(1).恭敬的应答声。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王曰:‘试为寡人赋之。’ 玉 曰:‘唯唯。’”《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齐王 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言之。’僕对曰:‘唯唯。’” 颜师古 注:“唯唯,恭应之辞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老泉 纳於袖中,唯唯而出。” 梁斌 《播火记》四七:“ 刘老万 、 刘老士 、 严老松 皆拱手唯唯称是。”

(2).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新唐书·牛仙客传》:“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沉浮,唯唯恭愿。”

(3).应而不置可否貌。《战国策·秦策三》:“ 秦王 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雎 曰:‘唯唯。’有间, 秦王 復请, 范雎 曰:‘唯唯。’若是者三。” 宋 徐铉 《稽神录·林昌业》:“忽有一男子,年可三十,髭髯甚长,来诣 林 , 林 问何人,但微笑,唯唯不对。”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余聆玉人词旨,心乃奇骇,唯唯不能作答。”参见“ 唯唯否否 ”。

(4).相随而行貌。《诗·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郑玄 笺:“唯唯,行相随顺之貌。”《南史·文学传·卞彬》:“蝌斗唯唯,羣浮闇水。” 唐 李咸用 《赠友弟》诗:“谁能终岁摇頳尾,唯唯洋洋向碧涛。”

匡正

(1) 纠正;改正

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2) 扶正;辅佐

匡正王室。——《左传·哀公十六年》

贤良

有德行的人;才德兼备的人

一从

(1).全都服从。《韩非子·扬权》:“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陈奇猷 集释:“一从犹言皆从也。”

(2).一概听从或遵从。《晋书·卢志传》:“陛下今日之事,当一从右将军。”《晋书·成恭杜皇后传》:“今山陵之事,一从节俭,陵中唯洁扫而已,不得施涂车芻灵。”

(3).完全听任。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敧斜。” 元 乔吉 《即事》曲:“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朧。”

(4).自从。 唐 王昌龄 《寄穆侍御出幽州》诗:“一从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万里长。” 宋 王安石 《少年见青春》诗:“一从鬢上白,百不可见喜。”《红楼梦》第六八回:“妹子年轻,一从到了这里,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 毛 * 《和郭沫若同志》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忠谠

忠诚正直。 汉 蔡邕 《琅邪王傅蔡朗碑》:“规诲之策,日諫於庭,忠讜著烈,令闻流行。”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行幸》:“ 隋氏 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讜之言,臣则苟欲自全。” 明 何景明 《宁母朱太夫人状》:“昔 滂 有母,澄清之志行; 軾 有母,忠讜之节立。”《花月痕》第四六回:“次日,内阁传旨,御史 梅山 ,忠讜可嘉,著赏人参二觔。”

人为

(1) 人造成

一种人为的装饰品

(2) 人去干、做

事在人为

短长

(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