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胡家

作者: 宋真宗朝代: 宋代

赞胡家原文

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
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诗词问答

问:赞胡家的作者是谁?答:宋真宗
问:赞胡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真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真宗名句大全

宋真宗赞胡家书法欣赏

宋真宗赞胡家书法作品欣赏
赞胡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门

(1).一道门户。《左传·定公十年》:“每出一门, 郈 人闭之。”《汉书·申屠嘉传》:“ 错 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

(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商君书·说民》:“塞私通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朱子语类》卷三九:“只有此一门,舍此则无从可仕,所以 颜 、 閔 寧不仕耳。”

(3).一族;一家。《韩非子·八经》:“下不一门,大臣不拥。”《汉书·李寻传》:“将军一门九侯,二十朱轮。” 唐 杜甫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诗:“ 京兆 先时杰,琳瑯照一门。”《水浒传》第五十回:“﹝ 李逵 ﹞把 扈太公 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 清 郑燮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曹 氏父子, 萧 家骨肉,一门之内,大小殊轨。”

(4).一个来源。《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5).犹言一类。 晋 张华 《游猎篇》:“荣辱浑一门,安知恶与美。” 清 刘毓崧 《古谣谚序》:“ 臧 氏 懋循 之《诗所》、 郭 氏 子章 之《六语》,则謡谚并收,然皆以謡谚各列一门,而非以謡谚特编一集。”

(6).一种风格;一个派别。《南齐书·刘绘传》:“ 绘 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 张融 、 周顒 竝有言工, 融 音旨缓韵, 顒 辞致綺捷, 绘 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 刘绘 贴宅,别开一门。’”《西游记》第二回:“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7).一件,一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一门亲事,十分指望着九。”《红楼梦》第一二○回:“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 老舍 《正红旗下》三:“ 福海 二哥大概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决定自己也去学一门手艺。”

(8).方言。一直;一个劲儿。 梁斌 《红旗谱》十三:“ 二贵 离不得哥哥,他们自小儿在一块长大,这一去,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只是一门里哭。”

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讯羣臣,再刺曰讯羣吏,三刺曰讯万民。” 孙诒让 正义:“三刺者,问众以当杀与否,是刑与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违,若针之通结矣。”《隋书·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2).指三次察讯。《魏书·刑罚志》:“以五听求民情,八议以申之,三刺以审之。”

(3).谓击刺三次。《周礼·夏官·大司马》:“鼓戒三闋,车三发,徒三刺。” 郑玄 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闋,车一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敌。”

四代

(1).四个朝代。指 虞 、 夏 、 商 、 周 。《礼记·学记》:“三王四代唯其师。” 郑玄 注:“四代, 虞 、 夏 、 殷 、 周 。”《大戴礼记·四代》:“四代之政刑,皆可法也。” 孔广森 补注引 杨简 曰:“四代, 虞 、 夏 、 商 、 周 也。”《隋书·经籍志一》:“ 孔子 观书 周 室,得 虞 、 夏 、 商 、 周 四代之典,删其善者,上自 虞 ,下至 周 ,为百篇,编而序之。”

(2).四个朝代。指 北朝 的 魏 、 周 、 齐 和 南朝 的 陈 。《文中子·关朗》:“除四代之法,以乘天命。” 阮逸 注:“四代,谓 北朝 魏 、 周 、 齐 , 南朝 陈 也。”

(3).指前后相承的四个辈份。如: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辈,谓之四代。

(4).指人的身体。《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五神俱惣散,四代的危危。”参见“ 四大 ”。

五尚

指掌管帝王衣食起居的五种官职。一般以宦官充任。即尚食、尚冠、尚帐、尚衣、尚席。《汉书·惠帝纪》“宦官尚食比郎中”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尚,主也。旧有五尚。尚冠、尚帐、尚衣、尚席亦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