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让堰市中遇吴氏老自言七十六岁与语久之及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原文

就店煮茶古堰边,偶逢父老便忘年。
嗟予空忝十年长,闻道惭无一日先。
壮子当门能碌碌,诸孙承业亦翩翩。
熟思游宦终何得?悔不从公曝背眠。

诗词问答

问:《陈让堰市中遇吴氏老自言七十六岁与语久之及》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忘年

(1).忘记年月。《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於无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禀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结 《无为洞口作》诗:“洞旁山僧皆学禪,无求无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独松》诗:“上友不羈云,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有逸才,少与 孔融 交。时 衡 未满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传》:“ 宽 当时位望,又与 大师 年事不侔,初见,言未及终,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恒尽忘年之欢。” 宋 苏辙 《追和张 * 道赠别绝句一首》引:“是时, 张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愿意永远和你做一个忘年的朋友。”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当门

(1).挡着门。《左传·昭公二十年》:“使 祝鼃 寘戈於车薪以当门。”《战国策·楚策一》:“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恶之,当门而噬之。” 茅盾 《子夜》九:“此时房间的矮门忽然荡开,一个人当门而立。”

(2).对着门。 宋 陆游 《渔翁》诗:“江头渔家结茅庐,青山当门画不如。”

碌碌

(1) 多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无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4) 车转滚动声

诸孙

本家孙辈。 宋 梅尧臣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 大年 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诸子、诸孙须年十五已上,弟姪等并须年二十已上,方得奏荐。”

承业

(1).遵命从事。《国语·晋语七》:“辱君之允命,敢不承业。” 韦昭 注:“承,奉也。业,事也。”

(2).继承先代的基业。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为人子者,致孝以承业。”《魏书·刑罚志》:“ 平文 承业,绥集离散。” 唐 孔戣 《为崔大夫贺册皇太子状》:“陛下积德承业,光有天下。”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熟思

仔细地考虑

愿君熟思之

游宦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

何得

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从公

(1).办理公务;参与公事。 唐 马戴 《冬日寄洛上杨少尹》诗:“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绅商尚皆重足而立,惴惴於心。若一波未平,一波復起,断难冀其望风慕义,踊跃从公。”

(2).犹秉公。《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知县 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閲卷,自恃眼力,从公品第,黑暗里拔了一个第一,心中十分得意。”

(3).谓品秩与“公”同。《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宋书·孝武帝纪》:“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设凶门,餘悉断。”《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 沉庆之 固让司空, 柳元景 固让开府仪同三司,詔许之;仍命 庆之 朝会位次司空,俸禄依三司, 元景 在从公之上。” 胡三省 注:“ 晋 制:文官光禄三大夫,武官驃骑、车骑、卫将军及诸大将军开府者,位从公。”

曝背

(1).背朝烈日。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夫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

(2).借指耕作。《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僕得曝背於陇亩之中……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3).以背向日取暖。 唐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诗:“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自序》:“他日茅簷曝背,以示子孙, 欧阳子 所谓‘顾瞻玉堂,如在天上’者,不啻过。”

诗文赏析


原题:陈让堰市中遇吴氏老自言七十六岁与语久之及归送予过市犹恋恋不忍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