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

作者:范祖禹 朝代:宋代

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原文

瑶池真气降东莱,营室新临渭北开。
载见辟王遐迩至,思齐任姒肃雍来。
龙胡尚泣遗弓剑,燧火俄惊变柳槐。
谁识九重宵旰意,中天云汉望昭回。

诗词问答

问: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范祖禹
问: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祖禹的名句有哪些?答:范祖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真气

(1).人体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唐 王维 《贺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危,僵仆无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气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指刚正之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送尉》:“英雄欺世,久之毕竟难瞒,胸中既无真气蟠,笔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吴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肃 评:“ * 呜咽,全是一团真气。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为佳。”

(3).特指帝王的气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秦王 时在座,真气动户牖。”

东莱

(1).古地名。《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盬于 东莱 ,使关市几而不征。” 韦昭 注:“ 东莱 , 齐 东夷也。”按,在今 山东省 北胶河 以东。

(2). 宋 诗人 吕本中 ,字 居仁 ,著有《东莱先生诗集》; 宋 哲学家、文学家 吕祖谦 ,字 伯恭 ,著有《东莱集》。因用以为他们的别称。 宋 叶适 《陈伯明建读书堂于仙都岩余为作<仙都行>以坚其成》:“ 东莱 、 龙川 师道起,一时话言犹在耳。”此指 吕祖谦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杂篇下》:“ 东莱 之 吕 ,前 居仁 ,后 伯恭 。”

营室

(1).星名。即室宿,二十八宿之一。《周礼·考工记·輈人》:“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 郑玄 注:“营室,玄武宿,与东璧连体而四星。”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太微营室,明堂布政之宫。”《诗·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 楚 宫” 宋 朱熹 集传:“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於是时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昔君始降,宵中营室。”参见“ 室宿 ”。

(2).营造宫室。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序:“先王建都营室,必相地形。”

辟王

邪僻的君王。《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 杜预 注:“言 三代 亦有邪辟之君,但赖其先人以免祸耳。”

君王。《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郑玄 笺:“辟,君也。君王谓 文王 也。”《诗·周颂·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郑玄 笺:“诸侯始见君王,谓见 成王 也。”

遐迩

远近

思齐

《诗·大雅·思齐》:“思齐 大任 , 文王 之母。” 毛 传:“齐,庄也。” 郑玄 笺:“常思庄敬者, 大任 也,乃为 文王 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词。 汉 蔡邕 《太傅安乡侯胡公夫人灵表》:“体季兰之姿,蹈思齐之迹。” 宋 秦观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之二:“顾命一时聊共政,思齐千古遂同风。”

思与之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朱熹 集注:“冀己亦有是善。”《三国志·魏志·杨阜传》:“诚宜思齐往古圣贤之善治,总观季世放荡之恶政。” 唐 李翱 《与淮南节席使书》:“比之时辈,亦知颇异,思齐古人,则十曾未及其一二为恨耳。”

任姒

周文王 母 太任 与 周武王 母 太姒 的合称。古代认为二人是贤惠后妃的典范。《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美 皇 英 之女 虞 兮,荣 任 姒 之母 周 。” 颜师古 注:“ 任 , 太任 , 文王 之母; 姒 , 太姒 , 武王 之母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伏惟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踪 虞妃 ,比跡 任姒 。” 宋 苏辙 《请太皇太后受册表》:“伏惟太皇太后陛下,躬 任 姒 之至德,蹈 舜 禹 之休功。” 元 揭徯斯 《艺文监贺表》:“陛下如日东升,以天下养,虽任寄 伊 霍 之重,足以发皇明,必治资 任 姒 之贤,有以基王化。”《晚清文学丛钞·廿世纪世界文明灯弹词》:“也是他未脱经生论几章, 任 姒 餘风犹未熄。”

肃雍

见“ 肃雝 ”。

遗弓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阳周县 故城南 桥山 …… 王莽 更名 上陵畤 ,山上有 黄帝 冢故也。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 黄帝 仙矣。”后以“遗弓剑”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唐 杜牧 《河湟》诗:“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冯集梧 注:“《唐会要》: 宪宗 元和 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崩,年四十三。《水经注·河水篇》: 阳周县 桥山 上有 黄帝 冢,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 黄帝 仙矣。”亦作“ 遗弓劒 ”。 宋 王珪 《奏告福宁殿景陵宫永昭陵表》:“恭惟皇帝,功烈被世,威灵在天,遗弓劒于 桥山 ,陈衣冠于 汉 庙。”参见“ 遗弓 ”。

燧火

(1).钻燧所生的火。《淮南子·时则训》:“服八风水,爨萁燧火。” 高诱 注:“取萁木燧之火炊之。” 唐 孙昌胤 《清明》诗:“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清 唐甄 《潜书·用贤》:“博而求之,如燧火源泉,不可胜用。”

(2).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幽褒姒》:“诸侯悉至而无寇, 褒姒 乃大笑, 幽王 欲悦之,数为举燧火。” 明 尹耕 《秋兴》诗之一:“ 蓟门 千里接 云中 ,燧火清宵警报同。”

惊变

因变故而震惊。 宋 张耒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三百年成玉鼎丹,縞帷惊变紫宸班。”

九重

(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宵旰忧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云汉

(1) 银河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高空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昭回

(1).谓星辰光耀回转。《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朱熹 集传:“昭,光也。回,转也。言其光随天而转也。”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 明 李贽 《杂说》:“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於天矣。”

(2).指星辰。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儿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诗:“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唐 沉佺期 《巫山高》诗:“ 巫山 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千载降祥》诗:“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