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卫别驾

作者: 李山甫朝代: 唐代

寄卫别驾原文

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
昏沈天竺看经眼,萧索净名老病心。
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
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

诗词问答

问:寄卫别驾的作者是谁?答:李山甫
问:寄卫别驾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卫别驾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山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山甫名句大全

李山甫寄卫别驾书法欣赏

李山甫寄卫别驾书法作品欣赏
寄卫别驾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43-43

参考注释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道侣

僧道指一起修行、修炼的同伴。 唐 钱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诗:“孤烟出深谷,道侣正焚香。” 明 冯梦龙 《风流梦·谋厝殇女》:“情愿跟随道侣,共事焚修。”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僧三世报》:“吾前世 河南 僧也,与道侣某同居,吾有三十金,彼请贷之,不许。遂中夜劫金及度牒而逃,又杀吾以灭口。”

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

天竺

我国古代称印度

经眼

过目。 明 袁宏道 《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诗之十二:“峰峰雪点缀,曲曲水苍寒。却似曾经眼, 王维 画上看。” 清 孙枝蔚 《夏日同前民无言南宫泛舟至平山观音阁》诗:“兴衰饱经眼,又见古 雷塘 。”

萧索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病心

(1).谓患心痛之疾。《庄子·天运》:“ 西施 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2).指人的心理行为等发生异常状态的疾病。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钱斋郎》:“一日,其妻被夫之衣冠,语言皆男子也,状如病心。”

(3).指病中的心情。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上报疾状,次序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前蜀 韦庄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诗:“画角莫吹残月夜,病心方忆故园春。”

云盖

(1).状如车盖的云。《山海经·海外西经》:“ 大乐之野 , 夏 后 启 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云盖低临,霓裳纷下。”《云笈七籤》卷一○一:“云盖嵯峨,林竹葱竿。”

(2).有云纹彩绘的顶盖。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天枢下置铁山,铜龙负载,狮子、麒麟围绕,上有云盖,盖上施盘龙,以托火珠。”

陇首

(1).古山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右界 褒斜 、 陇首 之险,带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后汉书·班固传上》引此文, 李贤 注:“ 陇首 ,山名,在今 秦州 。”

(2).指 陇山 之巅。《汉书·礼乐志》:“朝 陇 首,览西垠。” 颜师古 注:“ 陇坻 之首也。” 南朝 梁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三:“春光发 陇 首,秋风生桂枝。”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二:“ 秦 水别 陇 首,幽咽多悲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有《小方壶忆梅诗》,节其大概云:‘……岁云暮矣风雪骤,驛使音稀断 陇 首。’”

(3).泛指高山之巅。 宋 柳永 《醉蓬莱》词:“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霽。”

松阴

亦作“ 松荫 ”。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明 唐顺之 《松关》诗:“月出照 松关 ,松荫正满地。”

超达

(1).超脱旷达。 唐 李山甫 《寄卫别驾》诗:“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閒行抱素琴。”

(2).高远通达。 宋 苏辙 《王氏清虚堂记》:“ 张公 超达远騖,体乎至道而顺乎流俗。”

(3).犹言飞黄腾达。 元 戴良 《岁除示侄十六韵》:“运至终超达,道穷姑退藏。”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字号假借同音》:“其壮年名字,皆具超达飞腾之气。”

悟空

佛教语。谓了然于一切事物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虚幻不实,变灭不常。 唐 沉佺期 《驩州南亭夜望》诗:“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身世已悟空,归途復何去?”

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闲行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1.潜行,微行。《史记·项羽本纪》:“ 审食其 从 太公 、 吕后 閒行,求 汉王 ,反遇 楚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昔 魏太祖 之背 董卓 也,閒行出 中牟 ,为亭长所録。”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 源邃 ﹞乃断头而死。其兄 元祥 间行号哭,求其尸以归而葬之。”

(2).犹邪行。《国语·周语下》:“神无閒行,民无淫心。” 韦昭 注:“閒行,姦神淫厉之类也。”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漫步。 唐 张籍 《与贾岛闲游》诗:“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閒行有几人。” 唐 白居易 《魏王堤》诗:“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 柳生 在海上閒行。”

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礼记·丧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晋书·隐逸传·陶潜》:“﹝ 陶潜 ﹞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五:“安识紫霞客,瑶臺鸣素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