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元伯南楼避暑遇雨之作

作者: 黄庶朝代: 宋代

原文

城头归乌喘搨翼,夕阳栏干手可炙。
长虹如篆报雨来,云脚插下千里赤。
南山端正太古屏,飞帘扫云为拨墨。
安得老笔描写住,白头许生死堪忆。

诗词问答

问:《次韵和元伯南楼避暑遇雨之作》的作者是谁?答:黄庶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庶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城头

城墙的顶头;城楼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七律》

搨翼

垂下翅膀。比喻失意沮丧。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玡王公》:“逼胁本非辜,贬謫寻不赴。折腰紆墨綬,搨翼久未举。”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栏干

见“ 栏杆 ”。

长虹

(1) 虹霓

(2) 喻指拱形长桥

云脚

云彩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端正

(1) 姿势挺直

坐得端正

(2) 在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的

五官端正的人

(3) 端正思想

(4) 正派;正确

品行端正

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云为

(1).言论行为。《易·繫辞下》:“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孔颖达 疏:“或口之所云,或身之所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口习丑言,身行弊事,凡所云为,使人不忍论也。”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举措云为,不可不慎。” 清 李颙 《四书反身录·中庸》:“能慎其所习,而先立乎其大,不移不夺,动静云为,惟依良知良能,自无不善,即此便是率性。”

(2).所为。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实 秦 人,矜夸馆室,保界 河 山 ,信识 昭 襄 而知 始皇 矣,乌睹大 汉 之云为乎!”《汉书·李寻传》:“君不修道,则日失其度,晻昧无光,各有云为。” 王先谦 补注:“云犹所也。” 明 宋濂 《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

(3).变化。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顾於冥冥内,为问秉者谁?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

拨墨

犹泼墨。亦泛指纵情作画。 高燮 《题明遗民傅青主画山水尺页诗》:“河山非我有,拨墨泪酸辛。” 高燮 《柬曼殊大师并乞画寒隐图》诗:“有时写出悲荒意,拨墨离披不忍看。”参见“ 泼墨 ”。

老笔

老练娴熟的笔法。 唐 李白 《题上阳台》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凡小篆喜瘦而长,竵匾之法,非老笔不能也。”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题沉石田临倪画》:“先生老笔密思,於 元镇 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清 郑燮 《题高凤翰寒林雅阵图》:“人但羡其末年老笔,不知规矩準绳自然秀异絶俗,於少时已压倒一切矣。”

描写

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

描写人物

描写实物入手。——蔡元培《图画》

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