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亭·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洗心亭·其二原文

既已洗之那重洗,彼仍有说譬之水。

然当儒者勉四勿,譬扫尘宁一扫止。

诗词问答

问:洗心亭·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洗心亭·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洗心亭·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九

2. 水不洗水亦禅家语

参考注释

既已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譬之

谓把它比方作。《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儒者

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 汉 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墨子·非儒下》:“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安君 ,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沉孟端》:“ 沉孟端 先生 方学 ,虽本世医,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风。”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然而这些千篇一律的儒者们……一到圆形的地球,却什么也不知道。”

四勿

孔子 主张克己复礼,应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语见《论语·颜渊》。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十二:“ 颜生 躬四勿, 曾子 日三省。” 元 方回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诗:“ 颜子 先四勿,韶冕患不优。”

扫尘

(1).扫去灰尘。泛指清扫。《梁书·武帝纪上》:“取 新垒 其如拾芥,扑 朱爵 其犹扫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常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繆。” 鲁迅 《彷徨·祝福》:“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 逯斐 《夜航》一:“腊月二十三那天,小学里的 邵老师 ,带着红领巾们,到军属家去扫尘。”

(2).喻清除敌军。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灭跡扫尘,斩其梟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宁一

亦作“ 寧壹 ”。安定统一。《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何 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浄,民以寧一。”《宋书·沉文秀传》:“今天下已定,四方寧壹,卿独守穷城,何所归奉?” 唐 白居易 《论刑法之弊策》:“臣伏以今之刑法, 太宗 之刑法也;今之天下, 太宗 之天下也。何乃用於昔,而俗以寧壹,行於今,而人未休和?”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沛然谁能御?四海望寧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