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毛彦谟二首

作者: 傅察朝代: 宋代

赠毛彦谟二首原文

相逢晚岁莫情疏,径欲连墙卜并居。
若学羡君诗有味,固穷怜我食无馀。
从容杯酒频挥尘,斗薮尘埃喜振裾。
闻道谈言过辅嗣,故应回首万浮虚。

诗词问答

问:赠毛彦谟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傅察
问:赠毛彦谟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傅察的名句有哪些?答:傅察名句大全

傅察赠毛彦谟二首书法欣赏

傅察赠毛彦谟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赠毛彦谟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晚岁

(1).晚年。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晚岁,三子始育,始有宅居。” 清 沉钦圻 《赠徐元叹》诗:“晚岁依空门,菴名落木归本根。”

(2).岁暮。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晚岁出 函关 ,方春度 京口 。”

(3).谓欠收。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李善 注:“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 侃 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连墙

比邻,近邻。《列子·仲尼》:“与 南郭子 连墙二十年,不相謁请。”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漆烟对胶》:“庚子寇乱,余避地 嘉禾 ,復与 珪 连墙而居,日为余言胶法。” 清 厉鹗 《张东扶移居瑞石山麓》诗:“连墙恨未能,来往共岁晏。”

并居

同处;同住。《汉书·刘向传》:“ 周公 与 管 蔡 并居 周 位。”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卷七:“ 谭 猷 并居畿甸名邦,时人荣之。”

有味

(1) 指食物滋味好

这菜真有味,我爱吃

(2) 食物变质而馊臭

饭有味了,吃了会闹肚子的

(3) 有情趣

这幅小品画很有味儿

固穷

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朱熹 集注:“ 程子 曰:‘固穷者,固守其穷。’” 晋 张协 《杂诗》之十:“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九:“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龚尔位 《怀人》诗:“中有固穷士,尽日枕书眠。”

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杯酒

(1).一杯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未尝衔盃酒,接慇懃之欢。”

(2).指饮酒。《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盃酒间可解。”

斗薮

(1).抖动;抖落。 唐 白居易 《骠国乐》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藪龙蛇动。” 唐 孟郊 《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斗藪尘埃衣,謁师见真宗。” 宋 王禹偁 《白龙泉》诗:“斗藪缨上尘,试就清涟濯。”

(2).犹摆脱。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大师亦斗藪尘劳。” 唐 白居易 《赠邻里往还》诗:“但能斗藪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

(3).小的泽地。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斗藪不知大,轩干主者谁。”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谈言

言谈。《韩非子·五蠹》:“今人主之於言也,説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於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焉。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辩而不周於用。” 陈奇猷 集释:“ 津田凤卿 曰: 山 云:‘谈言字倒,下文作言谈可证。’案: 津 説是, 松皋圆 説同。又案:言谈者,指从衡家。”《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观其对二大夫贵人之谈言,称引古明王圣人道,固非浅闻小数之能。” 阿英 《<明朝的笑话>小序》:“用谈言微笑的手段,来消灭生活上的苦痛。”

辅嗣

指 三国 魏 王弼 。 王弼 字 辅嗣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叹 林公 ;寻微之功,不减 辅嗣 。” 刘孝标 注引《支遁别传》:“ 遁 神心警悟,清识玄远,尝至京师, 王仲祖 称其造微之功,不异 王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辅嗣 之两例, 平叔 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浮虚

(1).华而不实。《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是以志学之士,遂復陵迟;而末求浮虚者,各竞逐也。”《旧唐书·薛登传》:“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二:“浮虚失实,华藻害道。”

(2).空虚。 清 刘大櫆 《祭左和中文》:“亲交歘以遒尽兮,夫乃知人世之浮虚。”

(3).指 魏 晋 清谈的虚无玄理。《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入 洛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王夷甫 ﹞将为 石勒 所杀,谓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虚,不至於此。’”《晋书·裴頠传》:“ 何晏 、 阮籍 素有高名於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 晋 有 王衍 为三公,祖尚浮虚,致中原板荡。”

(4).中医名词。指虚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浮虚。” 王冰 注:“浮虚:薄肿,按之復起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