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山顶原文

翠屏无路强攀缘,我与枯藤各半仙。
不敢高声天阙近,人间漠漠但寒烟。

诗词问答

问:山顶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山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范成大山顶书法欣赏

范成大山顶书法作品欣赏
山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翠屏

(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攀缘

(1) 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2) 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

(3) 蔓延地生长

(4) 牵挽

枯藤

(1).枯老的藤蔓。 宋 梅尧臣 《琅玡溪》诗:“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元 马致远 《天净沙》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游记》第二八回:“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掛光峰。”

(2).称藤制的手杖。 宋 陆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诗:“自笑閒游本无定,兴阑随处倚枯藤。” 宋 戴复古 《辛丑岁暮》诗之三:“能扶双病脚,赖有一枯藤。”

半仙

(1).半似仙人。传说中仙人居住在高空,旧因称耍秋千的人为半仙,耍秋千为半仙戏。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天寳 宫中至寒食节,竞竖鞦韆,令嬪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本是北方戎戏,移来上苑豪家。女娘撩乱隔墙花,好似半仙戏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出诣鞦韆架下,徘徊凝想……遂题巾曰:‘雅戏何人拟半仙,分明琼女散金莲。’”

(2).半似仙人。指登高山的人。 宋 范成大 《山顶》诗:“翠屏无路强攀缘,我与枯籐各半仙。”

(3).旧称从事星相、占卜、巫医等迷信职业的术法灵妙者。亦有自称以惑众者。如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中有 施半仙 。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高声

叫嚷或咆哮;厉声地说

高声斥责他的船员

他的精力都花费在高声打电话上

一个女人在旅店门口高声叫骂

天阙

(1).天上的宫阙。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织女赠牵牛》诗:“惭无二媛灵,託身侍天闕。”

(2).天子的宫阙,亦指朝廷或京都。《宋书·桂阳王休范传》:“便当投命有司,谢罪天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在 乌场国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还天闕。”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闕致时康。” 清 吴伟业 《题崔青蚓洗象图》诗:“十丈黄尘向天闕,霜天夜踏宫墙月。”

(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双阙,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 牛头 ,方称天闕。”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仇兆鳌 注引 韦述 《东都记》:“ 龙门 号双闕,与大内对峙,若天闕然。”

(4).星名。《史记·天官书》:“两河、天闕间为关梁。”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漠漠

(1) 寂静无声

漠漠门长掩

(2) 密布;布满

云漠漠,风瑟瑟

(3) 迷蒙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雁荡经行云漠漠。——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广阔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关心

何乃视之漠漠

(6) 茂盛、浓郁

漠漠芳馨

寒烟

亦作“ 寒烟 ”。寒冷的烟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 黄庚 《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

见“ 寒烟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