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

作者: 沈约朝代: 南北朝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原文

凉风北起。
高鴈南翻。
叶浮楚水。
草折梁园。
凄凉霜野。
惆怅晨鹍。
云轻寒树。
日丽秋原。
三金广设。
六羽高陈。
寒英始献。
凉酎初醇。
靡靡神襟。
锵锵羣彦。
思媚储猷。
洽和奉宴。
恩畅兰席。
欢同桂殿。
景遽乐推。
临风以眷。
丽景天枝。
位非德举。
任伍辰阶。
祚均河楚。
负岳未胜。
瞻云难侣。
望古兴惕。
心焉载伫。

诗词问答

问: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的作者是谁?答:沈约
问: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沈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沈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凉风

清凉的风

凉风掠面

楚水

(1).水名。一名 乳水 。即今 陕西省 商县 西乳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县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隐於 楚山 ,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於 四皓庙 东,又东逕 高车岭 南,翼带众流,北转入 丹水 。”

(2).泛指古 楚 地的江河湖泽。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横弧於 楚 水之蛟,飞鏃於 吴亭 之虎。” 唐 刘长卿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诗:“ 楚 水日夜緑,傍 江 春草滋。” 宋 苏轼 《忆江南寄纯如》诗之一:“ 楚 水别来十载, 蜀 山望断千重。” 元 赵善庆 《寨儿令·泊潭州》曲:“暮靄西收, 楚 水东流,烟草替人愁。”

梁园

(1).即 梁苑 。 西汉 梁孝王 的 东苑 。 唐 韦应物 《送李十四山东游》诗:“ 梁 楚 多大蕃,高论动侯伯……立马望东道,白云满 梁园 。” 明 沉受先 《三元记·祝寿》:“嘆 金谷 、 梁园 ,多少繁华一梦中。” 清 顾炎武 《梁园》诗:“ 梁园 词赋想遗音,雕繢风流遂至今。” 章炳麟 《梁园客》诗:“闻道 梁园 客最豪,山中 谷永 太萧条。”参见“ 梁苑 ”。

(2).借指皇室的宅第园林。 唐 魏元忠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诗:“大君敦宴赏,万乘下 梁园 。” 唐 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 梁园 山竹凝云汉,仰望高楼在天半。”

(3).指 汴京 。今 河南省 开封市 。 宋 陈师道 《骑驴》诗之二:“独无 锦里 惊人句,也得 梁园 画作图。” 任渊 注:“ 梁园 ,指 汴京 。”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一折:“拜辞了年高的父母,我一径的取应往 梁园 去。” 清 陈维崧 《采桑子·正月十二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词:“ 杜陵 诸弟飘零甚,几阵离鸿。捩影长空。 燕市 、 梁园 类转蓬。”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 李白 与 宗氏 的结合,时期估计当在 天宝 三年(公元744年),地点当在 梁园 ( 河南 开封 )。”

(4).指剧场,戏园。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一折:“贫道观看多时,见 洛阳 梁园棚内,有一伶人,姓 许 名 坚 ,乐名 蓝采和 。” 元 汤式 《哨遍·新建构栏教访求赞》套曲:“这构栏领鶯花独镇着乾坤内,便一万座梁园也到不得。”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霜野

秋天的原野。《宋书·沉攸之传》:“鼓怒则冰原激电,奋发则霜野奔雷。” 唐 李商隐 《楚泽》诗:“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乾。” 宋 陆游 《郊行夜归书触目》诗:“霜野草枯鹰欲下,江天云湿雁相呼。”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寒树

常绿而生寒的树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南朝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

秋原

秋日的原野。 南朝 梁 王僧孺 《 * 文》:“壅夏河之长泻,扑秋原之猛燎。”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慟哭秋原何处村,千家今有百家存。” 清 徐枋 《食园茄》诗:“尝新霑夏实,垂露摘秋原。” 叶圣陶 《微波》:“那一头柔发,以前这样梳那样装不知换过多少花样,印过多少羡爱的目光,现在像秋原的衰草了。”

三金

(1).三种金属。多指金、银、铜。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琼瑶以符采剖判,三金以琦玩冶鑠。” 唐 李峤 《宝剑篇》:“ 吴 山开, 越 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鍔。” 唐 李邕 《五台山清凉寺碑》:“钦铸铜鐘一,駢之以七宝,合之以三金。”

(2).佛教语。三密(身密、语密、意密)金刚的略称。 南朝 梁 沉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三金广设,六羽高陈。” 南朝 梁 沉约 《显密不同颂》:“显理有六境,密照之三金。”

六羽

(1).古代诸侯的乐舞。有六列,每列六人,持羽而舞,故名。《春秋·隐公五年》:“九月,考 仲子 之宫,初献六羽。” 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参见“ 六佾 ”。

(2).即六翮。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鵠卵未孚,指掌之所靡,及其乘衝飈而燎巨野,奋六羽以凌朝霞,则虽智勇不能制也。”参见“ 六翮 ”。

寒英

(1).寒天的花。指梅花。 唐 柳宗元 《早梅》诗:“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寒天的花。指菊花。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 元 曹之谦 《白菊》诗:“见説寒英能愈疾,拟开三逕著茅亭。” 清 周亮工 《墨菊》诗:“把得寒英色未伦,夕餐只认鞠通身。”

(3).指雪花。 宋 范仲淹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昨宵天意骤回復,繁阴一布飘寒英。裁成片片尽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

靡靡

(1).犹迟迟。迟缓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心中摇摇。” 毛 传:“靡靡,犹迟迟也。”

(2).引申为逐渐,渐渐。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元 郑彝 《续兰亭会补山阴令虞国诗》:“靡靡时运近,期焉抚岏巑。”

(3).草随风倒伏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 晋 陆机 《拟青青河畔草》诗:“靡靡江离草,熠燿生河侧。”《云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一枝千花,千年一开,随风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循路登絶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

(4).引申为随顺貌。《书·毕命》:“ 商 俗靡靡,利口惟贤。” 孔颖达 疏:“靡靡者,相随顺之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嗇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世有能操养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则威望自尊,而士靡靡从之,何咎之有?”

(5).纷乱貌。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枝靡靡而叶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海中红旗》:“顾见洪涛间,红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启 《九日无酒步至西汀闲眺》诗:“悠悠寒川驶,靡靡晴峦矗。”

(6).柔弱,颓靡。 宋 苏轼 《谢南省主文启·欧阳内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参见“ 靡靡之音 ”。

(7).华美;明丽。《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注:“靡靡,细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鸟行》:“美人自捣明月珠,赤玉盘中光靡靡。”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

(8).绵延不绝。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 宋 王安石 《留题三祖山谷寺石壁》诗:“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 大异 回顾,犹闻諠譁之声,靡靡不已。”

(9).娓娓动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茂先 论《史》《汉》,靡靡可听。”《旧唐书·马周传》:“ 马君 论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10).零落稀疏貌。《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张铣 注:“靡靡,少貌。”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靡靡皋兰衰,嗈嗈渚鸿吟。”

神襟

亦作“ 神衿 ”。胸怀。《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睿问川流,神襟兰郁。” 吕延济 注:“襟,胸怀也。”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神襟爱远别,流涕极清 漳 。” 宋 朱熹 《泉硖》诗:“何必问真源,神衿一萧爽。” 元 钱选 《题浮玉山居图》诗:“神襟軼寥廓,兴寄挥五絃。”

锵锵

(1) 同“锵”

(2) 盛的样子

子将之陕,门人从者锵锵焉被于路。——《文中子》

(3) 高的样子

逾高阁之锵锵。——《后汉书》。李贤注:“锵锵,高貌也。”

(4) 行走的样子

出车槛槛,被练锵锵。——《文选·左思·吴都赋》

羣彦

众英才。 汉 蔡邕 《答元式》诗:“济济羣彦,如云如龙。” 唐 韦应物 《赠河南李功曹》诗:“聿来自东山,羣彦仰餘辉。” 唐 陆贽 《除十县令》:“详延羣彦,亲访嘉猷。”

洽和

和睦。《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宗既王,亲属洽和。” 宋 曾巩 《饮归亭记》:“古者海内洽和,则先礼射,而弓矢以立武,亦不废於有司。”

桂殿

(1).对寺观殿宇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屠》:“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宋 范成大 《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桂殿吹笙夜不归, 苏仙 诗板挂空悲。”

(2).指后妃所住的深宫。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桂殿阴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唐 李白 《长门怨》诗之二:“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3).指月宫。 元 萨都剌 《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以诗赠别》:“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軺。” 清 陈维崧 《百字令·己未长安中秋》词:“低軃冰綃,深藏桂殿,不放 姮娥 出。”

乐推

乐意拥戴。《老子》:“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宋书·武帝纪中》:“自非百姓乐推,天命攸集,岂伊在予,所得独专。” 前蜀 杜光庭 《宣示解泰边垂谢恩表》:“伏惟陛下继天诞睿,应运启图,徇亿兆之乐推,抚临海岳;承昊穹之睠命,拯救生灵。”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我 太祖神德皇帝 ,象叶太阶,功高大麓……乐推而逼乃民心,揖让而授兹神器。”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景天

(1).萤火虫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

(2).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椭圆形,白绿色;花白色带红,供观赏。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景天》。

德举

犹善行,美善的措施。谓以贤德为标准荐举人才。 南朝 梁 任昉 《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若使 賁 高 延陵 之风,臣忘 子臧 之节,是废德举,岂曰能贤。”《左传·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 杨伯峻 注:“ 穆公 之意,盖以让国是德, 宣公 以国让於己,己亦让位於人,是光昭先君之德举。己不让,则是废弃此德举。”

辰阶

宸阶,殿陛。亦借指帝廷。 南朝 梁 沉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任伍辰阶,祚均河楚。”

古兴

思古的兴味与感情。 唐 颜真卿 皎然 《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览事古兴属,送人归思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