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采若求厥父令尹德秀挽诗

作者:苏籀 朝代:宋代

巩采若求厥父令尹德秀挽诗原文

东鲁怀经慕先哲,斋房僻处盛门徒。
勉陪流寓推乡校,优选文华庆仕涂。
议狱蚩氓生活路,削锄奸轨亟扬枹。
遗编亹亹乘儒典,济美弓裘后世模。

诗词问答

问:巩采若求厥父令尹德秀挽诗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问:巩采若求厥父令尹德秀挽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籀的名句有哪些?答:苏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东鲁

(1).原指 春秋 鲁国 。后以指 鲁 地(相当今 山东省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世有 周子 ,雋俗之士,既文且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 东鲁 ,习隐 南郭 。” 李善 注引《庄子》:“ 鲁 君闻 颜闔 得道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闔 对曰:‘恐听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反审之,復来求之,则不得矣。” 唐 李白 《赠武十七谔》诗:“爱子隔 东鲁 ,空悲断肠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二公表章经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属之 东鲁 圣人之裔,诚不愧儒雅风流矣。” 黎元洪 《檄山东文》:“ 东鲁 开化最早,文明独先。”

(2).指 孔子 。 孔子 为 春秋 鲁 人,故称。《陈书·周弘正传》:“ 东鲁 絶编之思, 西伯 幽忧之作。”

先哲

先世的贤人

斋房

斋戒的居室。 唐 沉佺期 《<峡山寺赋>序》:“斋房浴堂,渺在云汉。”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斋房产金芝,玉醴出金井。”

僻处

置身于或处于偏远的地方。《战国策·燕策》:“寡人蛮夷僻处,虽大男子,裁如婴儿,言不足以求正,谋不足以决事。”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诗表》:“至止之日,驰心輦轂,僻处西馆,未奉闕庭。” 茅盾 《子夜》三:“她们那座僻处 沪 西的大公园近旁的校舍,似乎也就很象那样的境地。”

僻静的地方。如:找个僻处谈谈。

盛门

豪门,望族。《后汉书·耿秉传》:“于时衣冠盛门坐 纪 罹祸灭者众矣。” 宋 梅尧臣 《送鲁玉太博挽词》之二:“自昔称 王 谢 ,于今亦盛门。”

流寓

在异乡日久而定居

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周书·庾信传》

长年流寓东南亚

乡校

古代地方学校。 周 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 游 於乡校以论执政。” 杜预 注:“乡校,乡之学校…… 郑国 谓学为校。”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更拜 恂 ( 寇恂 )为 汝南 太守。郡中无事,乃修乡校,能为《左氏春秋》者,亲与学焉。”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 关子开 ,颇有前辈风,尝为乡校直学。”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及游乡校,擩嚌羣经,食芳而漱腴,充然若有所得。”

选文

选录前人的文章,另编一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选文以定篇,数理以举统。”亦指精选出来的文章。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一:“现在中学里,先生所教的是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

仕涂

亦作“ 仕途 ”。1.谓仕进之路。《后汉书·皇甫规传》:“ 规 为人多意筭,自以连在大位,欲退身避第……因令客密告 并州 刺史 胡芳 ,言 规 擅远军营,公违禁宪,当急举奏。 芳 曰:‘ 威明 欲避第仕涂,故激发我耳。’” 李贤 注:“言欲归第避仕宦之涂也。” 元 吴弘道 《上小楼钱唐感旧》曲:“虚名仕途,微官苟禄,愁里 南闽 ,客里 东吴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先恭王家训》:“凡执权者,宜开人生路,不可博公直之名,致裁抑仕途,使进取之士壅滞怨望。”

(2).指官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 广賡虞 侍郎尝谓余曰:‘仕途以我与 王 暨 陈副宪 为三怪。’殊为愤懣。余笑曰:‘吾今日诚为 周处 矣!’”

议狱

犹断狱,审议狱案。《易·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魏书·刑罚志》:“议狱定律,有国攸慎,轻重损益,世或不同。” 宋 韩元吉 《龙图阁待制知建宁府周公墓志铭》:“及其议狱也, 大理 有 阿杨 杀小儿案,而公以为可疑,不顾众论争之。”

蚩氓

见“ 蚩蚩氓 ”。

生活

(1) 生存;活着

人脱离了社会就不能生活

(2) 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 进行各种活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4) 生活景况;生计

生活日益改善

(5) 〈方〉∶活儿;工作

做生活

奸轨

见“ 姦宄 ”。

扬枹

亦作“ 扬桴 ”。举起鼓槌。《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扬桴抚灵鼓,簫管清且悲。” 晋 潘岳 《西征赋》:“砰扬桴以振尘,繣瓦解而冰泮。”

遗编

(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旧唐书·章怀太子贤传》:“往圣遗编,咸穷壼奥。” 宋 苏辙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诗:“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遗编軼正雅,旷代殊徽音。” 清 杜濬 《咏史得谢皋》:“所以 晞髮翁 ,遗编灿星斗。”

(2).指散佚的典籍。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通儒作相,徵博士於诸侯;中使驱车,访遗编於四海。”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顷余有志於先朝文献,欲勒为一书,所至輒访求遗编,颇畧具。”

(3).释卷;放下书籍。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虽纷庞业杂之中,而幽閒自得,手不遗编。”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亹亹孤兽骋,嚶嚶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苏轼 《双池》诗:“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詰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

(5).不绝貌。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6).委顺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晋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儒典

儒家经典。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儒典佛经,讨论既毕;清迴餘论,移向道门。” 明 焦竑 《焦氏笔乘·支谈中》:“然儒典中絶未有此论。”

济美

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左传·文公十八年》

弓裘

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继》:“诗情爽激,多金玉音,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於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逈,有道者风。”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团圆》:“奕叶生辉,念弓裘在吾当力继。”参见“ 弓冶 ”。

后世

(1)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君。——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旷后世而不闻。

后世且行之。——清· 刘开《问说》

为了后世的利益

(3) 后代

后世子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