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巡抚何煟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山左知沾灵雨均,豫郊切为绻怀频。

优膏同日霈上已,及节三农利暮春。

麰麦卜将登筥鹿,黍禾欣已起耕畇。

京畿虽是犹堪待,释彼忧还念此谆。

诗词问答

问:《河南巡抚何煟奏报得雨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

2. 何煟奏河南省城于三月初三午后密云连绵至初五日午刻入土六寸有馀尚未止息近省州县禀报大略相同二麦滋荣丰收预卜且高梁早谷均当乘时播种盼雨将两月得此可转歉为丰农民欣忭其得雨日期与山左既同而势亦略相似足验沾被之广耳

参考注释

山左

(1).山的东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翼际山 ﹞上有 吴 江夏 太守 陆涣 所治城……山左即 沔水 口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别驾》:“某别驾之任 岭 南,值大雨,借馆於山左 许氏 家。”

(2).特指 山东省 。因在 太行山 之左(东),故称。 清 黄宗羲 《通议大夫靳公传》:“先世为 山左 之 歷城 人。”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 治运 提学 山左 ,公主校閲,甄拔号得人。”

灵雨

(1).好雨。《诗·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説于桑田。” 郑玄 笺:“灵,善也。” 宋 苏轼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诗之三:“待向三茆乞灵雨,半篙流水赠君行。”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昔 于公 曾表白 东海 孝妇,果然是感召得灵雨如泉。” 郑泽 《长沙谒烈士祠》诗:“灵雨飘东风,祠堂载瞻仰。”

(2).喻君王的恩泽。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一:“灵雨含双闕,雷霆肃万方。” 宋 苏轼 《谢赐恤刑诏书表》之二:“凯风养物,散为扇暍之凉;灵雨应时,同沾执热之濯。”

同日

(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三农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暮春

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麰麦

大麦。《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 赵岐 注:“麰麦,大麦也。”亦泛指麦。《梁书·元帝纪》:“麰麦两穗,出於 南平 之邦。” 宋 曾巩 《喜晴》诗:“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岁漕五等,曰正兑,米入京仓……曰麰麦,入京仓,供内府之用。”

黍禾

(1).指黍的茎秆。 汉 班固 《 * 通·八风》:“凉风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粮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对》:“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粪,长我黍禾;为隄为防,制为畜泄。”

京畿

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

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虽是

虽然。《水浒传》第三二回:“虽是你们的好情分,只是我心去意难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家伯虽是回过几次家乡,却没有带家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