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作者: 真宗朝代: 宋代

原文

圣考巍巍,光绍丕基。
礼隆乐备,时维纯熙。
天仁兼覆,皇化无为。
功成弗处,心潜希夷。

诗词问答

问:《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真宗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宗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宗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真宗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书法作品欣赏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圣考

谓往昔的圣人。多指已故的帝王。 汉 扬雄 《<法言>序》:“芒芒天道,在昔圣考,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不可姦罔,譔《问道》。” 三国 魏 曹丕 《短歌行》:“长吟永嘆,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大则无以显扬圣考之遗意,小则无以安反侧之心。”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丕基

巨大的基业。 唐 张绍 《冲佑观》诗:“赫赫烈祖,再造丕基。”《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朕虔承顾命,获嗣丕基,常惧颠危,不克负荷。”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誓师檄文》:“佇见澄清区宇,復千百年 中夏 丕基。”

纯熙

光明。多用于道德或品德。《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 马瑞辰 通释:“纯熙,谓大光明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伊 唐 之炎精。” 李善 注:“《尔雅》曰:纯,大也。” 明 唐顺之 《书王氏传家录后》:“岂其翊赞於遵晦之日者,不及乎纯熙大介之会。”

兼覆

《管子·版法解》:“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后以“兼覆”比喻恩泽广覆,无所遗漏。《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周书·艺术传·黎景熙》:“臣闻宽大所以兼覆,慈爱所以怀众。”

皇化

皇帝的德政和教化。《南史·何尚之传》:“屡诛大臣,有亏皇化。”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七叶运皇化,千龄光本支。”《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洎纂鸿图,每敷皇化。”

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希夷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