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粹伯侍御挽诗

作者:蔡戡 朝代:宋代

李粹伯侍御挽诗原文

妙龄才气已无双,军陈飞扬翰墨场。
白简空余遗藁在,锦囊应有近诗藏。
生前且尽杯中物,死去犹堪地下郎。
逸气不应埋宿划,会看千丈吐光芒。

诗词问答

问:李粹伯侍御挽诗的作者是谁?答:蔡戡
问:李粹伯侍御挽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粹伯侍御挽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蔡戡的名句有哪些?答:蔡戡名句大全

蔡戡李粹伯侍御挽诗书法欣赏

蔡戡李粹伯侍御挽诗书法作品欣赏
李粹伯侍御挽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妙龄

妙年,多指女子的青春时期

才气

才华、才情

这个业务上很有才气的女专家

无双

没有可相比的;独一无二

精妙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程艺天下无双。——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军陈

指军队的阵法或军伍的行列。《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訥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太祖 次 摩陂 ,叹其军陈齐整,深加赏赐。” 明 唐顺之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颜楼记》:“ 汉 制列侯将军得赐鐃歌鼓吹,其没而葬也,得用军陈凯乐。”

飞扬

飞舞;飘扬

尘土飞扬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清· 袁枚《祭妹文》

翰墨场

犹翰墨林。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济济属车士,粲粲翰墨场。” 唐 杜甫 《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之三:“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白简

(1).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晋书·傅玄传》:“ 玄 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宋 陆游 《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诗:“白简万言几慟哭,青编一传可前知。” 明 张景 《飞丸记·发迹锄强》:“欲把丹心悬魏闕,且将白简奏朝廷。” 清 钱谦益 《工部右侍郎赠尚书程公传》:“公在諫垣,以别白贤奸、澄清世道为己任,白简屡上,皆弹劾执政私人。”

(2).犹玉简。道教祭告神祇的文书。 唐 陆龟蒙 《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多应白简迎将去,即是朱陵鍊更生。”《云笈七籤》卷二:“白简青籙,得道人名,记皇民谱録,数极 唐尧 ,是为小刼。”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赵士遏》:“ 黄 之妻梦先亡十餘人,内有衣皁小团花衫者,持素黄籙白简来拜谢。”

(3).白色裙。简,通“ 襇 ”。《说郛》卷五三引 宋 周密 《唱名记》:“上御集英殿,拆号唱进士名,各赐緑襴袍、白简、黄衬衫。”

空余

(1) 空着的;未被占用的

空余房屋

空余病床

(2) 空闲;闲工夫

没有空余跟你开玩笑

遗藁

见“ 遗稿 ”。

锦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 *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应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生前

指死者活着的时候

这是烈士生前立下的誓言

杯中物

指酒。 晋 陶潜 《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唐 韩翃 《送齐明府赴东阳》诗:“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词:“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亦作“ 杯中之物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 ﹞平昔别无所好,偏爱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见了酒,连性命也不相顾。”

地下郎

见“ 地下修文 ”。

逸气

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 公干 有逸气,但未遒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凡为文章,犹人乘騏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王利器 集解:“逸气,谓俊逸之气。” 唐 李白 《天马歌》:“逸气稜稜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章第十三节:“‘齐气’是说语气的舒缓,‘逸气’是说语气的奔放,这一样也可以形成文章的风格。”

不应

(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1).不应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鴟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仙人不应若是。”

(2).不须。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解经诗》:“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3).不是。 宋 黄庭坚 《王立之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陈师道 《十五夜月》诗:“不应明白髮,似欲劝人归。” 宋 陆游 《九月晦日》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4).不曾;未尝。 唐 韩翃 《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晁补之 《洞仙歌·咏菊》词:“不应夸絶艳,曾妬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再和赵德庄韵》:“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5).不知;不顾。 宋 陈师道 《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谢薖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只愁飞詔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

(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千丈

极言其长、高、深。《史记·货殖列传》:“薪稾千车,船长千丈。”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壁立千丈,峯横万仞。”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光芒

(1) 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

永放光芒

他,有如一座光芒万丈的金塔,矗立在 * 主义的思想高地。——《路标》

(2) 光亮

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