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韵

作者: 李弥逊朝代: 宋代

再次前韵原文

玉井花开十丈柄,天真不比铅华靓。
长梯摘实埋金沙,碧甃吹香彻朝暝。
风篁为我清夜吟,拍浮酒泉不用斟。
酒酣喝月下寒绿,玻璃影底罗辰参。
江妃水仙尚依稀,凌波挽客变重违。
得钱何须问升斗,为君更试持螯手。

诗词问答

问:再次前韵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问:再次前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弥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弥逊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玉井

(1).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去年闰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 李贤 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晋书·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参左足下,主水浆以给厨。” 南朝 梁 谢举 《凌云台》诗:“势高陵玉井,临逈度 金波 。”

(2).井的美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 唐 罗隐 《台城》诗:“玉井已乾龙不起,金甌虽破虎曾争。” 宋 梅尧臣 《晨起》诗:“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清 朱彝尊 《七月晦日赐藕恭纪》诗之一:“白蒻金门教遍及,青泥玉井讶新淘。”

(3).指 太华山 上的玉井。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一折:“豁开你心上蒙,飞身到 太华 峯,看白莲开玉井,看白莲开玉井。”《水浒传》第五九回:“傍人遥指,云池波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参见“ 玉井莲 ”。一说指 华山 西峰之下的深潭。参阅 明 袁宏道 《华山后记》。

(4).即冰井。古代帝王藏冰之所。伏日以冰赐大臣。 唐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思霑道暍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 仇兆鳌 注:“ 陆翽 《鄴中记》:‘ 石季龙 於冰井臺藏冰,三伏日以赐大臣。’《后汉书》:‘ 瑯琊 有冰井。’” 唐 陆龟蒙 《子夜四时歌》之二:“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天真

(1) 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为单纯、朴实、幼稚;头脑简单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岁的小孩

不比

不同于,有差异,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刘半农《拟拟曲》

铅华

用来化妆的铅粉

金沙

(1).含有金子的沙砾。《文选·左思<蜀都赋>》:“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暉丽灼烁。” 刘逵 注:“ 永昌 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二:“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盖南、北 天山 金沙最富,淘者甚众,记不絶书。”

(2).井名。 唐 李商隐 《昭郡》诗:“绳烂 金沙井 ,松乾乳洞梯。” 冯浩 笺注:“《方舆胜览》:‘ 金沙井 在 平乐府 治东。’《平乐县志》:‘在 塘背庵 内。 唐 李义山 所咏也。近为僧填,不可復问。’”

(3).泉名。《元史·世祖纪七》:“赐 湖州 长兴县 金沙泉 名为 瑞应泉 。 金沙泉 不常出, 唐 时用此水造紫笋茶进贡。”

(4).借指泉水。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三:“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清 许承钦 《由来鹤桥登楼观趵突泉》诗:“槛外金沙玉蕊繁,谁开眼界任澜翻。”

(5).见“ 金沙罗 ”。

(6).见“ 金砂 ”。

(7).见“ 金沙江 ”。

碧甃

(1).青绿色的井壁。 唐 方干 《书吴道隐林亭》诗:“橘枝亚路黄苞重,井脉牵湖碧甃深。”

(2).借指井。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紫楼金阁,雕石壁而鏤羣峰;碧甃铜池,俯银津而横众壑。” 宋 徐铉 《忆新淦觞池寄孟宾于员外》诗:“自有溪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一匊臙脂沉碧甃,四围亭壁幛红罗。”

风篁

(1).谓风吹竹林。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唐 郑谷 《少华甘露寺》诗:“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檜风篁远近闻。” 清 杨焯 《游弁山资福寺呈霞彻师》诗:“一片风篁拥翠微,晚鐘初动白云稀。”

(2).指风吹篁竹发出的声响。 明 屠隆 《昙花记·尼僧说法》:“瓶水初澄,炉香正裊,簷角风篁清籟。”

(3).即 风篁岭 。岭下 龙井 产名茶。 清 龚自珍 《会稽茶》诗:“茶星夜照 越 江明,不使 风篁 负重名。”参见“ 风篁岭 ”。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清夜

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 * 乎?”

拍浮

浮游;游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毕茂世 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因以“拍浮”为诗酒娱情之典。 宋 苏轼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诗:“万斛船中着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施肩吾》:“而少存 箕潁 之情,拍浮诗酒,搴擘烟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 康熙 庚子, 竹垞 偕 粤 东诗人 屈翁山 会饮 杭州 酒楼,拍浮屡日。”

酒泉

(1).谓酒多如泉。 宋 范成大 《约邻人至石湖》诗:“荒寒未办招君饮,且吸湖光当酒泉。”

(2).泉名。 李季 《酒泉》诗:“说是去年的哪一天,各族人民的代表来到了 酒泉 。”原注:“ 酒泉 在 甘肃 酒泉县 城东的 泉湖公园 中。”

(3).古邑名。《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与之 酒泉 。” 杜预 注:“ 酒泉 , 周 邑。”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酒酣

谓酒喝得尽兴,畅快。《吕氏春秋·长攻》:“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史记·高祖本纪》:“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六:“ 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振。”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六:“微雨喜初霽,酒酣江復清。”

喝月

喝令月亮;喝斥月亮。形容气概豪迈。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酒酣喝月使倒行,银云櫛櫛瑶殿明。” 赵补初 《西江月》词:“喝月拏云气概,破山丈雪家风。”

玻璃

指天然水晶石之类,有各种颜色。现在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辰参

(1).指心宿和参宿。两星宿此出彼没,永不相逢。喻人之分离不得相见。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清 陈恭尹 《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心期頡頏同一林,天教殊絶同辰参。”

(2).喻隔阂。 清 顾陈垿 《分拟鲍参军<白头吟>》:“如何乖宿昔,貌昵情辰参。”参见“ 参商 ”。

江妃

亦作“ 江婓 ”。传说中的神女。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 江妃 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於 江 汉 之湄,逢 郑交甫 ,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 晋 左思 《蜀都赋》:“试水客,艤轻舟;娉 江婓 ,与神游。” 宋 杨万里 《江水》诗:“ 江妃 将底药,软此千里玉?” 清 厉鹗 《折桂令·浩然巾》曲:“分明是 江妃 后尘,又猜疑 孟浩 前身。”

水仙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河伯 。”按,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称 伍子胥 为水仙;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称 屈原 为水仙。因 伍子胥 死后被沉尸于江; 屈原 自投 汨罗江 以死,故后人传说为水仙。

(2).谓水葬者。 北齐 刘昼 《新论·风俗》:“胡之北有 射姑 之国,其亲死,则弃尸於江中,谓之‘水仙’。”

(3).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 陶峴 ﹞富有田业,择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则汎艚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 吴 越 之士,号为水仙。”

(4).琴曲名。《水仙操》的简称。 宋 陈亮 《诉衷情》词:“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 明 夏完淳 《夜宿山馆》诗:“《水仙》未成调,《广陵》已絶散。”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一曲苍茫奏《水仙》,灵飞鬼啸一千年。”

(5).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杨诚斋 云:世以水仙为金琖银臺。盖单叶者,其中真有一酒琖,深黄而金色。” 清 黄宗羲 《小园记》:“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阳、茉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种水仙无 灵璧 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 冰心 《住事·别后》:“﹝一个女子﹞正低头画那钢琴上摆着的一盆水仙。”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水仙》。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凌波

(1) 急速奔流的水波

(2) 形容女子脚步轻盈,飘移如履水波

凌波而至

重违

犹难违。《汉书·孔光传》:“ 傅太后 欲与 成帝 母俱称尊号……唯 师丹 与 光 持不可。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 傅太后 ,猗违者连岁。” 颜师古 注:“重,难也。”《隋书·李安传》:“ 安 请为内职, 高祖 重违其意,除左领左右将军。”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世传 太祖 将禪位於 太宗 ,独 赵韩王 密有所启, 太祖 以重违太母之约,不听。”《明史·刘健传》:“帝重违太后意,曲从之,而 健 等諫甚力。”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升斗

(1).容量单位。十合为升,十升为斗。《汉书·律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林 乃避地 上党 ,耕种山阿。当时旱蝗, 林 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

(2).比喻微薄的薪俸。《汉书·梅福传》:“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 金 元好问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升斗微官不疗饥,中林春雨蕨芽肥。” 郁达夫 《和冯白桦重至五羊城原韵》:“升斗微名成底事,词人身世太凄凉。”

(3).借指少量的米粮、口粮。 唐 韩愈 《论盐法事宜状》:“或从赊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生归,瓮无升斗,孤影对四壁。”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职业上的薪俸不足以维持一家的生活,为了升斗所需,于是也就不得不快写,不得不多写了。”

(4).借指酒。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宋 杨万里 《中秋月长句》诗:“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