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其一

作者: 张端朝代: 元代

原文

老去人閒百不宜,晷长何补岁阴移。

绝怜识字翻投阁,肯为窥园废下帷。

一树梨云迷醉眼,十年春草误归期。

倚阑片月能知我,故故穿云照影迟。

诗词问答

问:《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张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张端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端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

老去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不宜

不适合,不适宜

这种土壤不宜种花生

岁阴

(1).古代以干支纪年,十二支叫作“岁阴”。《史记·历书》“焉逢摄提格 太初 元年” 唐 司马贞 索隐引《尔雅·释天》:“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通志·总序》:“ 太史公 纪年以六甲,后之纪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岁阳、岁阴之名。”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又若事物名号,合用数言,岁阳,岁阴,义则难解。”

(2).太岁。《史记·天官书》:“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 司马贞 索隐:“太岁在寅,岁星正月晨出东方。” 钱大昕 考异:“岁阴者,太阴也。”详“ 太岁 ”。

(3).岁暮,年底。 北周 庾信 《岁晚出横门》诗:“年华改岁阴,游客喜登临。” 唐太宗 《除夜》诗:“岁阴穷暮纪,献节啟新芳。”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行当腊侯晚,共惜岁阴残。”

识字

认识文字

投阁

汉 扬雄 校书 天禄阁 时, 刘棻 曾向 雄 问古文奇字。后 棻 被 王莽 治罪,株连 扬雄 。当狱吏往捕时, 雄 恐不能自免,即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后有诏勿问,但京师纷纷传语:“惟寂寞,自投阁。”见《汉书·扬雄传赞》。按 扬雄 作《解嘲》,有“惟寂惟寞,守德之宅”语,故云。后用为文士不甘寂寞而遭祸殃之典。 唐 李白 《古风》之八:“投阁良可嘆,但为此辈嗤。” 宋 陈师道 《秋怀》诗:“识字即投阁,贵者须食肉。” 柳亚子 《再题圭塘倡和集》诗:“饮酖共笑 荀文若 ,投阁谁怜 扬子云 ?”

窥园

观赏园景。《汉书·董仲舒传》:“﹝ 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追下帷之绩者,不以窥园涓目。” 清 蒋恭棐 《景州董子故里》诗:“下帷絶窥园,精心究典謨。”参见“ 目不窥园 ”。

闚園: 指到园中嬉戏。《汉书·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董仲舒 三年不闚园,谓勤苦不游嬉也。馆中著庭有园,每会饭罢,輒相语曰:‘今日闚园乎?’”

下帷

(1).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 ,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 ,无置酒之乐。”

(2).引申指闭门苦读。 南朝 梁 任昉 《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南史·王僧虔传》:“汝( 僧虔 子 慈 )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復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宋 晁冲之 《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年得异书。”

梨云

(1).指梨花。 元 陈樵 《玉雪亭》诗之一:“梨云柳絮共微茫,春入园林一色芳。” 清 冯珍 《满江红》词:“昨夜梨云,驀卷得、东风剗地。”

(2).指梨花云。用 唐 王建 梦见梨花云事典。 明 高启 《题<美人对镜图>》诗:“晓院鹿卢鸣露井,玉人梦断梨云冷。”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病晤》:“梦影梨云正茫茫,病不胜娇嬾下牀。”详“ 梨花云 ”。

迷醉

陶醉

我走到一株盛开的娑罗花树下,一阵幽雅的清香,使人迷醉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春草

(1).春天的草。 晋 潘岳 《内顾》诗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宋 陆游 《试院春晚》诗:“漫漫晚花吹瀼岸,离离春草上宫垣。” 明 何景明 《过君采次韵》之一:“昔牵春草梦,今并玉珂游。”

(2).喻卑微。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 仇兆鳌 注:“春草,嘆卑微。”

(3).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 邢昺 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归期

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倚阑

见“ 倚栏 ”。

片月

(1).弦月。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宋 陆游 《渔父》诗:“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佔白鸥波。”

(2).一片月光。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疏鐘入卧内,片月到牀头。”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故故

(1).屡屡;常常。 唐 杜甫 《月》诗之三:“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仇兆鳌 注:“故故,犹云屡屡。”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时时伤往事,故故寄新篇。”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一:“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蜡照梳头。”

(2).故意;特意。 宋 徐铉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诗:“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七三:“衔雏燕子浑无赖,眼见人瞋故故飞。”

(3).象声词。鸟鸣声。 唐 白居易 《人定》诗:“谁定教鸚鵡,故故语相惊。” 宋 陆游 《晚起》诗:“雏鶯故故啼簷角,飞絮翩翩堕枕前。”

(4).即故姑。 元 李志常 《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妇人冠以樺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皁褐笼之,富者以红綃,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详“ 故姑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