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山谷五首·其三

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悼山谷五首·其三原文

自顾面无四目,何止心雄万夫。

和得灵源雅曲,绣繻更绾流苏。

诗词问答

问:悼山谷五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悼山谷五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悼山谷五首·其三是什么体裁?答:六言诗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六言诗 押虞韵

参考注释

自顾

自念;自视。《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太后临大病,不自顾而念兆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李善 注:“ 郑玄 《毛诗笺》曰:‘顾,念也。’” 唐 杜甫 《客堂》诗:“臺郎选才俊,自顾亦已极。” 明 刘基 《战城南》诗:“胡为彼狂不自顾,而与大国争长雄。”

四目

(1).四只眼睛;两双眼睛。《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 孙诒让 正义:“黄金四目者,铸黄金为目者四,缀之面閒,若后世假面具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太清 无奈,四目相覷,怏怏走出去了。”

(2).能观察四方的眼睛。《书·舜典》:“询於四岳,闢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孔 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 孔颖达 疏:“明四方之目,使为己远视四方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唐次》:“尚復广四目,周四聪,制理皆在於未萌,作范将垂於不朽。”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视以四目,而明乎中外;听以四聪,而达乎远邇。”

何止

不止;岂止

中华大地,英才何止万千

心雄万夫

形容极有抱负,气概不凡。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 白 , 陇西 布衣……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灵源

(1).对水源的美称。 宋 王十朋 《题双瀑》诗:“瀑水 簫峯 下,灵源不可寻。” 清 魏源 《古诗答陆彦若》之二:“ 崑崙 閟灵源,滥觴储五湖。”

(2).喻帝绪,帝业。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旧唐书·礼仪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构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业……又 世祖 元皇帝 潜鳞韞庆,屈道事 周 ,导濬发之灵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隐者所居、远离尘世之地。 唐 吕岩 《浪淘沙》词:“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青天。”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4).指心灵。 晋 陆云 《夏府君诔》:“沦心众妙,洞志灵源。” 宋 苏辙 《遗老斋绝句》之二:“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闻见长歷然,灵源不受触。” 元 张宇 《闲述》诗之一:“此性生而与道俱,灵源常患少人疏。”

雅曲

典雅的乐曲。《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瑜 曰:‘吾虽不及 夔 旷 ,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 唐太宗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緑醑,雅曲韵朱弦。” 清 唐孙华 《闰三月十八日集忍庵堂中观伎》诗:“ 吴 歈雅曲嫌耳熟,别打羯鼓停笙簫。”

流苏

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