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

作者: 刘敞朝代: 宋代

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原文

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
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
诸君备乡老,多士竞国宾。
鉴形肖止水,播物参洪钧。
解论皆造微,详延必逢真。
仰成宽吏责,端本慰吾民。
功则太平始,任非百职伦。
聚精会冠剑,重钥闷埃尘。
寄重地必禁,问迹疏无因。
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
一日如三月,况兹别累旬。

诗词问答

问: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的作者是谁?答:刘敞
问: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敞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敞名句大全

刘敞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书法欣赏

刘敞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书法作品欣赏
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谬为

假装。《旧唐书·刘黑闼传》:“ 黑闥 初不许, 德威 谬为诚敬,涕泣固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众因谬为惊难,罗拜以为不可及。”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之二:“尔时实有自见其不雅驯者,非故谬为过谦之辞也。”

官属

主要官员的属吏。《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 郑玄 注:“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史记·滑稽列传》:“至其时, 西门豹 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宋 梅尧臣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主人惜春春未晚,遂命官属携壶觴。”亦泛指官吏。《明史·张士诚传》:“﹝ 至正 ﹞二十三年九月, 士诚 復自立为 吴王 ,尊其母 曹氏 为王太妃,置官属,别治府第於城中。”

选事

(1).谓自选差使。《国语·鲁语上》:“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 韦昭 注:“选事,自选择於职事也。” 唐 柳宗元 《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行非选事,进不避难。” 清 金和 《双拜冈战记》诗:“吾儕好选事,略息行人喧。”

(2).考选举士,铨选职官之事。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詔加中书监,犹参掌选事。”《旧唐书·韦承庆传》:“ 承庆 自 天授 以来,三掌天官选事,銓授平允,海内称之。” 宋 邹浩 《谢吏部侍郎表》:“迄至今日,益昭圣功,宜得真材,以贰选事。”

(3).借故生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 孙 母﹞阴念来势兇猛,必将选事,不如姑却以婉词。”

略计

约略计算。《晋书·文帝纪》:“帝将伐 蜀 ,乃谋众曰:‘……略计取 吴 ,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餘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长短

(1) 〈方〉

(2) 不管怎么样;好歹

莫恨东西沟水别,沧溟长短拟同归。——白居易《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

(3) 一定

你长短等我,不见不散

守法

遵守法律或法令

奉公守法

因循

(1) 沿袭按老办法做事

因循守旧

(2) 迟延拖拉

因循坐误

(3) 轻率;随便

苟或因循,何由体悟。——《五灯会元》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诸君

(1) 各位

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诸君无意则已。

乡老

(1).《周礼》官名。地官之属。掌六乡教化,每二乡由三公一人兼任。在朝谓之“三公”,在乡谓之“乡老”。《周礼·地官·序官》:“乡老,二乡则公一人。” 郑玄 注:“老,敬称也。王置六乡,则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其要为民,是以属之乡焉。”一说,乡老为致仕之尊官,或乡党重望,故尊之曰公,非朝廷公卿。既无职掌,其人亦不必备。参阅 清 李惇 《群经识小·乡老乡大夫》。

(2).指乡里年高德劭的人。 唐 卢纶 《送菊潭王明府》诗:“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清平山堂话本·羊角哀死战荆轲》:“设祭於享堂,哭泣甚哀,乡老、从人无不下泪。” 清 马建忠 《上李相伯言出洋工课书》:“罪名定於乡老,酷吏无所舞其文。”

多士

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国宾

(1)

(2) 一国的老臣。或指来朝的诸侯、来聘的卿大夫

筵国宾于牖前。——《周礼·春官·司几筵》

(3) 新王朝对旧王朝后代的尊称

昔武王克 商,封 夏后氏之后于 杞,封 殷氏之后 宋,若今 周后 介公。——《唐律疏议·名例》

(4) 接受本国政府邀请前来访问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止水

死水;滞止不流的水

心如止水

播物

谓化育万物。 汉 贾谊 《鵩鸟赋》:“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唐 许敬宗 《奉和元日应制》:“发生同化育,播物体陶钧。” 宋 黄庭坚 《题山谷石牛洞》诗:“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

洪钧

(1).指天。《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 李善 注:“洪钧,大钧,谓天也;大块,谓地也。言天地陶化万类,而羣化禀受其形也。” 唐 郑絪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洪钧齐万物,縹帙整羣书。” 清 陈梦雷 《告都城隍文》:“勅封都城隍正神,既能节阴宣阳佐洪钧於宇宙,必当扶忠褫佞植正气於乾坤。”

(2).比喻国家政权。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启》:“将以鏘履声而朝紫殿,扩心秤而启洪钧。”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梦中有怀归之念作诗始得两句而寤因足成一章》:“元宰抚洪钧,四海可熏灼。”

造微

达到精妙的程度。 五代 齐己 《酬微上人》诗:“古律皆深妙,新吟復造微。” 宋 曾巩 《使相制》:“某精虑造微,翘材絶众,崇论閎议,富于文辞,强识博闻,饱於术学。” 清 冯桂芬 《天元算术序》:“余早岁颇事涉猎,而不专为病,无由造微,未尝不退自惭惋。”

详延

(1).谓尽数延揽。《汉书·武帝纪》:“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颜师古 注:“详,悉也。延,引也。” 唐 陆贽 《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昨者,详延羣彦,亲访嘉猷。”《宋史·选举志二》:“朕开数路以详延天下之士,而制举独久不设,意者吾豪杰或以故见遗也,其復置此科。” 元 袁桷 《庆元路鄞县学记》:“庶几吾里秀士,强敏自修,询考耆哲,篤行於显微内外之实,文质交资,上承详延,将以復乎昔时之盛。”

(2).谓广泛接受意见。 明 归有光 《论御倭书》:“固宜详延博采,不遗於蒭蕘之贱也。”

仰成

谓依赖别人取得成功。《书·毕命》:“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 孔 传:“我小子为王垂拱,仰公成理。”《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畿 谓 卫固 范先 曰:‘ 卫 、 范 , 河东 之望也,吾仰成而已。’”《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主上自都 襄国 以来,端拱仰成,以吾身当矢石。”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彼 恭 、 醇 二邸之仰成,而 沉 、 李 、 翁 、 孙 之有事,乃适见此为奴隶而彼为主人也。”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百职

各种职位和事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 周 衰,官失而百职乱, 战国 并争,各变异。” 汉 蔡邕 《月令问答》:“《月令》与《周官》,并为时王政令之记,异文而同体,官名百职,皆《周官》解。” 唐 权德舆 《答杨湖南书》:“书命者,古先哲王之所以发德音而赋百职。”

冠剑

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事诣右军建平王》:“常欲永辞冠剑,弋钓畎壑。” 宋 司马光 《楚宫行》:“满朝冠剑东方明,宫门未启君朝醒。”

埃尘

(1).尘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鉦鼓之声闻数百里。” 唐 孟郊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 宋 欧阳修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一:“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

(2).喻尘世。 汉 张衡 《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唐 白居易 《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鸞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 宋 范成大 《西江有单鹄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尘。”

(3).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再生缘》第五八回:“送出仪门登了轿,忙忙的,拦轩一拱到埃尘。”京剧《盗宗卷》:“[ 张苍 唱] 张苍 撩袍跪埃尘,拜谢我主的爵禄恩。”

寄重

犹借重。 郭沫若 《集外·七请》:“抒情用进步的话来说便是表现意识,他当寄重于主观的情调,这和小说之寄重于客观的认识者不同。”

无因

(1).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梦至荒野,遇大河,欲渡无因。”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有待闻乾鹊,无因见皎蟾。”

(2).无故,无端。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世说新语·雅量》“ 宣武 与 简文 太宰共载”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帝﹞雅有局镇。尝与 桓温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桥, 温 密勑令无因鸣角鼓譟,部伍并惊驰……帝举止自若。”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对坐论岁暮,絃悲岂无因。”

(3).犹无须。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拟驯鸥鸟,无因用弩机。” 唐 罗虬 《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 汉 皇若遇 红儿 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累旬

数旬。《宋书·谢述传》:“ 景仁 有疾, 述 尽心营视汤药饮食,必尝而后进,不解带,不盥櫛者累旬。”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僶俛日日,遂踰累旬。”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