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保步寺镛公

作者: 张即之朝代: 宋代

怀保步寺镛公原文

华严阁上夜谈经,虎啸风生月正横。
茶笋家常原有分,簪缨世路本无情。
住间石屋容膝下,遇个诗翁便记名。

诗词问答

问:怀保步寺镛公的作者是谁?答:张即之
问:怀保步寺镛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即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即之名句大全

张即之怀保步寺镛公书法欣赏

张即之怀保步寺镛公书法作品欣赏
怀保步寺镛公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严阁

高阁。指皇宫或中央官署。《后汉书·卢植传论》:“当 植 抽 * 严閤之下,追帝 河 津 之閒,排戈刃,赴戕折,岂先计哉?” 宋 王安石 《知杂王绰可吏部郎中直龙图阁知徐州》:“出临大州,进直严阁,又增郎位,以宠尔行。”

上夜

旧时指值班守夜

且将他交给上夜的人看守一夜

谈经

(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

(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

(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虎啸风生

比喻英雄乘时奋起。《北史·张定和传论》:“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非 一妹 不能识 李郎 ,非 李郎 不能荣 一妹 。起陆之贵,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吟云萃,固非偶然也。”参见“ 虎啸 ”。

月正

正月。《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文祖。” 孔 传:“月正,正月。” 孔颖达 疏:“正训长也,月正言月之最长,正月长於诸月,月正还是正月也。”

谓皓月正当中天。 唐 周贺 《宿李枢书斋》诗:“夜凉书读遍,月正户全开。”

茶笋

亦作“ 茶笋 ”。1.茶芽。 唐 陆羽 《茶经·造》:“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 唐 陆龟蒙 有《茶笋》诗。

(2).茶和笋。 宋 苏轼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诗:“茶笋尽禪味,松杉真法音。”

见“ 茶笋 ”。

家常

指家庭的起居、饮食等方面的日常生活

备家常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家常便饭

簪缨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不将萝薜易簪缨。——张悦《浥湖山寺》

世路

指人世的经历

世路风波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石屋

石头砌成的房子。多为僧人或隐士所居。 前蜀 贯休 《怀白阁道侣》诗:“寒思 白阁 层,石屋两三僧。” 宋 梅尧臣 《送潘士方之建昌》诗:“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 元 任士林 《不碍云山堂赋》:“石屋无扉,阴云覆足。”

膝下

(1) 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儿

亲生之膝下。——《孝经》

膝下犹虚

(2) 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守文护《报父母》

父亲大人膝下

诗翁

指负有诗名而年事较高者。后亦为对诗人的尊称。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诗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联玦环。” 金 元好问 《山邨风雨扇头》诗:“总为诗翁发兴新,直教画笔亦通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花城》1981年第3期:“而她的白发诗翁 李老怪 已经端坐在窑洞门口的小板凳上。”

记名

写上姓名,表明权利或责任的所在

记名支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