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

作者: 李光朝代: 宋代

原文

自笑客行久,新火起新烟。园林春半风暖,花落柳飞绵。坐想稽山佳处,贺老门前湖水,欹侧钓鱼船。何事成淹泊,流转海南边。
水中影,镜中像,慢流连。此心未住,赢得忧患苦相缠。行尽荒烟蛮瘴,深入维那境界,参透祖师禅。宴坐超三际,潇洒任吾年。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的作者是谁?答:李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光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光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李光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书法作品欣赏
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客行

离家远行,在外奔波。《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州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晨起动征鐸,客行悲故乡。鷄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明 吴骐 《感时节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客行愁道路,时事虑萧墙, 蓟 北非吾土, 秦 中亦客乡。”

新火

(1).古代钻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时新取之火称新火。《北史·王劭传》:“新火旧火,理应有异。”参见“ 改火 ”。

(2). 唐 宋 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浄客船。” 宋 苏轼 《徐使君分新火》诗:“ 临皐亭 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国朝之制,待制、中书舍人以上皆坐狨。杂学士以上,遇禁烟节至清明日,则赐新火。”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一:“寒食禁火,以出新火。”

新烟

指寒食节后重新举火所生之烟。 唐 刘长卿 《清明后登城眺望》诗:“百花如旧日,万井起新烟。”参见“ 新火 ”。

园林

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春半

谓春季已过半。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昨夜閒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唐 柳宗元 《柳州二月》诗:“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转迷。” 南唐 李煜 《清平乐》词:“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稽山

会稽山 的省称。《晋书·隐逸传·夏统》:“先公惟寓 稽山 ,朝会万国。”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闻道 稽山 去,偏宜 谢客 才。” 宋 陆游 《沉园》诗之二:“此身行作 稽山 土,犹弔遗踪一泫然。”参见“ 会2稽 ”。

佳处

(1).优美之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引 宋 周密 《题<保母帖>》诗:“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鲁迅 《呐喊·故乡》:“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

(2).谓胜境。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迴帆覬赏延,佳处领其要。” 唐 韩愈 《将至韶州借图经》诗:“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宋 文同 《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诗:“ 武兴 山水郡,左右有佳处。”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尝欲邀诸诗客相与入 天台 雁宕 ,访 赤城 佳处以为快。”

贺老

(1).指 唐 贺怀智 。 唐 天宝 末乐工,善弹琵琶,世称 贺老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清 吴伟业 《虎丘夜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 贺老 一歌常月下, 泰孃 双桨即门前。”

(2). 唐 代诗人 贺知章 的尊称。 唐 张祜 《偶题》诗:“唯恨世间无 贺老 , 謫仙 长在没人知。”

欹侧

(1).倾斜;歪斜。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自此以西,山路欹侧,长坂千里,悬崖万仞,极天之阻,实在於斯。” 唐 杜甫 《阆水歌》:“ 巴 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2).歪倒摇晃貌。 唐 杜甫 《瘦马行》:“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驤。” 宋 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投韁马鬣任欹侧,欲出操箠手还抽。”

鱼船

用于捕鱼的船。 唐 姚合 《赠常州院僧》诗:“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 元 马麐 《半泾》诗:“鱼船商船喜通津,挝鼓椎牛祀海神。” 方之 《栽草记》五:“两个老人整天在水上漂来漂去,四周湖水茫茫;这小小的电池把他们的小小鱼船跟整个世界连系了起来。”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淹泊

(1).停留;滞留。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推让》:“ 利 欲以让前人,发 濠州 ,所在故为淹泊,候过数日,然后到州,士子称焉。” 唐 白居易 《观稼》诗:“藜杖为淹泊,言动任天真。” 宋 张九成 《秋兴》诗:“嗟我游已倦,悵此久淹泊。”

(2).漂泊。 唐 皇甫冉 《江草歌送卢判官》:“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丞相启》:“半生淹泊,沉舟真閲於千帆。” 清 徐孚远 《晓入京口》诗:“乱离知未定,淹泊对孤云。”

流转

流通周转

加快资金流转

南边

(1)

(2) 南面 b 南方

流连

依恋而舍不得离去。一作“留连”、“流涟”

流涟荒亡,为诸侯忧。——《孟子·梁惠王下》

游九京者,亦流涟于隋会。——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

流连夜市

赢得

获得

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赢得独立

患苦

憎恶,厌恨

多患苦之。——《明史》

荒烟

弥漫的烟雾

荒烟蔓草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蛮瘴

南方瘴气。 宋 张九成 《辛未闰四月即事》诗之一:“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旧唐书》谓 居易 流落江湖四五年,几沦蛮瘴。”

深入

(1) 研究、思考深刻、透彻

小心的编纂必须事先对作品的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

(2) 进入事物内部或中心

深入实际

维那

音译“羯磨陀那”,意译“授事”。佛寺中一种僧职。管理僧众事务,位次于上座、寺主。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此寺昔日有沙弥常除灰,因入神定,维那輓之,不觉皮连骨离。” 宋 陶穀 《清异录·引饭大师》:“禪家未粥饭先鸣槌,维那掌之。”《水浒传》第四回:“ 真长老 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分付监寺,都寺,安排斋食。”

境界

(1) 边界,疆界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3) 处境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参透

彻底领悟;识破;看透

参透个中玄妙

参透诡计

祖师禅

佛教语。禅宗称祖祖相传、不立文字的禅法为“祖师禪”,是以心印心的教外别传。 元 耶律楚材 《丙申元日为景贤寿》诗:“刦外壶天寿无量,请公勤叩祖师禪。”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如来禪自真空而妙有,祖师禪自妙有而真空,其归则一也。”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谓 唐 宋 大家七言歌行,譬之宗门, 李 杜 如来禪, 苏 黄 祖师禪也。” 苏渊雷 《读史举要》第九章二:“一时风气的形成,决非朝夕之故,这些都和佛教义学家的重论析,祖师禅的逞词锋、参同异的作风有关。”

宴坐

静坐,安坐

龙湫宴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潇洒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