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

作者: 陈渊朝代: 宋代

再用前韵原文

人闲得安眠,梦断了无欲。

那思趋朝士,一马百夫仆。

况闻稻苗盛,昨夜新雨足。

一饱如可期,吾事岂多目。

盆山郁葱茜,酌水周其麓。

照我本来面,真白非浴鹄。

故应此间住,却扫便违俗。

超然寂照中,无往亦非复。

百年只尔是,行矣毋踯躅。

区区欲何为,世路羊肠曲。

诗词问答

问:再用前韵的作者是谁?答:陈渊
问:再用前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渊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渊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参考注释

人闲

见“ 人间 ”。

安眠

(1).安然熟睡。《魏书·韩显宗传》:“ 显宗 曰:‘臣仰遭明时,直笔而无惧,又不受金,安眠美食,此臣优於 迁 固 也。’” 唐 元结 《石宫四咏》之四:“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红楼梦》第一○九回:“起初再睡不着,以后把心一静,谁知竟睡着了,却倒一夜安眠。”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一场:“星星没落我去挖米,又怕惊动你安眠。”

(2).死的婉辞。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空垂两行血,深送一枝琼。祕祝休巫覡,安眠放使令。”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于是慢慢地仔细地……放入棺里,使这安眠的人,非常舒适地安眠着。”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四章:“在 朝鲜 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同志呵!他们已经安眠在 朝鲜 的土地上了。”

梦断

犹梦醒。 唐 李白 《忆秦娥》词:“簫声咽, 秦 娥梦断 秦 楼月。” 元 尹公远 《尉迟杯·题卢古溪响碧琴所》词:“何事梦断湖山,尚 九里 松声,八月潮怒。” 清 钱谦益 《西湖杂感》诗之五:“残灯彷彿朱衣语,梦断潮声夜殷牀。”

了无

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趋朝

亦作“趍朝”。上朝。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宰相趋朝,騶唱过门。”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诸趍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

百夫

犹众人,多人。《诗·秦风·黄鸟》:“维此 仲行 ,百夫之防。” 唐 韩愈 《孟生》诗:“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清 王又旦 《次丰城得汪检讨书知吴野人已卒诗以哭之》:“平生独往心,百夫挽强弩。”

稻苗

稻的幼苗。 宋 苏辙 《和子瞻焦山》:“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斾斾鱼斑斑。”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雨足

(1).雨量充足。《书·洪范》“曰雨、曰暘” 唐 孔颖达 疏:“雨足则思暘,暘久则思雨。” 宋 杨万里 《夏日杂兴》诗:“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清 厉鹗 《雨后》诗:“野夫欣雨足,米价及时平。”

(2).雨脚。 晋 张协 《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隋书·长孙晟传》:“﹝ 长孙晟 ﹞夜登城楼,望见磧北有赤气,长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宋 寇準 《点绛唇》词:“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参见“ 雨脚 ”。

盆山

指四围连成盆形的山峦。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宋 陆游 《北窗试笔》诗:“北窗小雨餘,盆山鬱葱蒨。”

郁葱

(1) 指树林等茂盛

竹树郁葱

(2) 比喻气盛的样子

酌水

(1).用“酌贪泉”之典。谓磨砺节操。《晋书·良吏传论》:“ 邓攸 赢粮以述职, 吴隐 酌水以厉清, 晋 代良能,此焉为最。”

(2).《隋书·循吏传·赵轨》:“徵 轨 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 轨 受而饮之。”故《隋书·循吏传论》曰:“ 赵轨 秩满,酌水饯离,清矣!”后遂用“酌水”表示对居官清廉者的赞语。 唐 贾岛 《送郑少府》诗:“夕阳行带月,酌水少留君。”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真白

纯白色。 北周 庾信 《咏园花》诗:“自红无假染,真白不须妆。”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有甚颜色的?’﹝丑白﹞:‘布汗、论圣……枣騮、栗色、燕色、兔黄、真白、玉面、银鬃、秀膊、青花。’”

此间

此地

此间已有传闻

却扫

亦作“却埽”。亦作“却扫”。不再扫径迎客。谓闭门谢客。 三国 魏 王粲 《寡妇赋》:“闔门兮却扫,幽处兮高堂。”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宋 范成大 《秋日杂兴》诗之一:“我友蓬蒿士,却扫谢四邻。” 康有为 《自都归乡黄季度别驾以诗慰问奉次原韵》:“上书痛哭叹中原,岂意穷山却埽门。”

违俗

违背世俗。《汉书·何武王嘉等传赞》:“依世则废道,违俗则危殆,此古人所以难受爵位者也。” 宋 陆游 《冬日出游十韵》:“疏狂违俗久,衰疾与年增。” 明 何景明 《赠君采效何逊作》诗之三:“违俗势靡合,遗名跡自超。”

超然

(1)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2)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无往

犹言无论到哪里。常与“不”“非”连用,表示肯定。 晋 孙绰 《喻道论》:“意之所指,无往不通。”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清 谭嗣同 《仁学》一:“电气即脑,无往非电,即无往非我。”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想起他那首以生命写成的诗,这首诗无往不在。”

非复

(1).不再是。《后汉书·荀彧传》:“纵数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 唐 李华 《长门怨》诗:“自惊罗带缓,非復旧来心。” 清 唐甄 《潜书·匪更》:“及其敝也,衿倾袪错,四垂紕离,非復緇衣矣。”

(2).不像是。《太平广记》卷十引 晋 葛洪 《神仙传·王兴》:“帝顾侍臣曰:‘彼非復学道服食者,必 中岳 之神以喻朕耳!’”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竝见 姮娥 与众仙姬逍遥按乐,殆所谓《霓裳羽衣》、钧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间所有。”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仇 受而饮之,甘温香美,非復人世间物。”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踯躅

(1) 徘徊不前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始踯躅于燥吻。——《文选》

(2) 用脚踏地

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世路

指人世的经历

世路风波

羊肠

(1).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尉缭子·兵谈》:“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 清 陈维崧 《青玉案·移寓积翠阁用艺香词韵》词:“梯空架就羊肠路,领俊鶻,穿烟去。”如:羊肠小道。

(2).山名。《楚辞·大招》:“西薄 羊肠 ,东穷海只。” 洪兴祖 补注:“《战国策》注云: 羊肠 , 赵 险塞名,山形屈辟,状如羊肠。今在 太原 晋阳 之西北。”《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 会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华 、 岐山 、 太行 、 羊肠 、 孟门 。”

(3). 羊肠坂 的省称。《史记·魏世家》:“昔者 魏 伐 赵 ,断 羊肠 ,拔 閼与 ,约斩 赵 , 赵 分而为二。” 隋 江总 《并州羊肠坂》诗:“三春别帝乡,五月度 羊肠 。”参见“ 羊肠坂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