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琴轩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玉琴轩原文

神瀵注陂陀,左右环交属。

朴斲恰搆兹,阶下酾纡曲。

不盈亦不竭,非笙复非筑。

揣称号文琴,酌声拟哀玉。

造物自成连,移情在澄穆。

诗词问答

问:玉琴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玉琴轩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四

参考注释

神瀵

传说中水名。《列子·汤问》:“ 终北国 之中有山。山名 壶领 ,状若甔甀。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 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 神瀵 。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唐 徐彦伯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涌疑 神瀵 溢,澄若帝臺浆。” 明 杨慎 《升庵诗话·神瀵》:“ 陈希夷 诗:‘倏尔火轮煎地脉,愕然 神瀵 涌山椒。’ 神瀵 出《列子》,即《易》所谓‘山泽通气’,《参同契》所谓‘山泽气相蒸,兴云而为雨’是也。《地理书》‘沃焦尾閭’,皆此理耳。” 潘飞声 《鸟啼径看瀑布泉》诗:“荒外得酒泉,得非 神瀵 同。”

陂陀

(1) 倾斜,不平坦

(2) 台阶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交属

相连。 汉 班固 《西都赋》:“源泉灌注,陂池交属。”

朴斲

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纡曲

迂回曲折。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低回 阴山 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 西王母 皬然白首。” 三国 魏 曹操 《感节赋》:“内紆曲而潜结,心怛惕以中惊。”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邓元佐》:“将抵 姑苏 ,误入一径,甚险阻紆曲。” 樊增祥 《<东溪草堂词选>自序》:“第纵笔一往,无復紆曲之致,要眇之音。” 叶圣陶 《义儿》:“一张山水画的明信片,上面有葱绿的丛树,突兀的山石,蓝碧的云天,纡曲曳白的回泉。”

不盈

不满。《易·坎》:“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晋 陆机 《文赋》:“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剪灯新话·绿衣人传》:“卧于舟尾,终夜不寝,见三人长不盈尺。”

称号

(1) 名称、尊称、头衔、荣誉

使他获得了“美国心理小说之父”的称号

(2) 名号;名目

撰《释名》三十篇,以辩万物之称号

哀玉

(1).指如玉声凄清的音响。 唐 杜甫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 大邑 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 锦城 传。” 宋 朱松 《菖蒲》诗:“流泉撞哀玉,清冽生菖蒲。” 清 魏源 《剑阁》诗之一:“綫溜泻石髓,哀玉鸣不息。”

(2).比喻诗文的清妙。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严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诗:“逸人缀青藻,前哲留篇翰。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成连

春秋 时著名琴师。传说 伯牙 曾学琴于 成连 ,三年未能精通。 成连 因与 伯牙 同往东海中 蓬莱山 ,使闻海水激荡、林鸟悲鸣之声, 伯牙 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从而得到启发,技艺大进,终于成为天下妙手。见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 元 耶律楚材 《鼓琴》诗:“清兴腾八表, 成连 何必寻。” 清 张梁 《弹琴》诗:“ 钟期 既已亡, 成连 谁能寻?” 林景行 《独归》诗:“正愁风雨崩腾夕,难访 成连 到海滨。”

移情

改变人的情操

澄穆

(1).清和。 宋 苏轼 《与王敏仲书》之二:“天色澄穆,亦惟此时也。”

(2).安静庄严。 宋 苏轼 《海月辩公真赞》引:“神宇澄穆,不见愠喜,而緇素悦服,予固喜从之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