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老住庐山归宗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送一老住庐山归宗原文

啐啄同时不偶然,史君提起正当年。
向来闹市难行道,今日人天听说禅。

诗词问答

问:送一老住庐山归宗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送一老住庐山归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啐啄同时

鸡子孵化时,小鸡将出,即在壳内吮声,谓之“啐”;母鸡为助其出而同时啮壳,称为“啄”。佛家因以“啐啄同时”比喻机缘相投或两相吻合。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 老志 又曰:‘紫府真人,实阴官之贵,匪天仙。 魏公 功德茂盛,近始陞诸天矣。其初 玉华真人 下侍者也。’ 小天 疾应曰:‘乃 玉华真人 下侍者也。’二人相语,即啐啄同时。”《碧岩录》卷一:“ 法眼禪师 有啐啄同时底机,具啐啄同时底用,方能如此答话。”

不偶

(1).不遇;不合。 汉 王充 《论衡·命义》:“行与主乖,退而远,不偶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2).引申为命运不好。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 淮阳 叶生 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絶当时,而所如不偶,困於名场。”

史君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史,通“ 使 ”。 宋 范仲淹 《绛州园池》诗:“絳臺史君府,亭阁参园圃。”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赖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参见“ 使君 ”。

提起

(1) 谈到;说起

提起诉讼

(2) 奋起

提起精神

(3) 提出;引起

提起诉讼

(4) 举起;拿起

他从纸上提起笔来

(5) 向上集拢

提起裙子,跳过小溪

正当年

正在身强力壮的年龄。如:十七、十八力不全,二十七、八正当年。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闹市

市面繁华的街区

难行

(1).不易做到。《韩非子·八经》:“法之所外,虽有难行,不以显焉。”

(2).行走困难;不易前进。 唐 韩愈 《江汉答孟郊》诗:“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共有三十餘滩,石大滩险难行。”

(3).佛教语。犹苦行。修行时身心所受的磨炼。《说郛》卷八五引 宋 张商英 《护 * 》:“何独至於佛而疑之,旷大刼来修难行苦行,成等正觉,为圣中至圣。”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天听

(1).上天的听闻。《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元 贡师泰 《河决》诗:“恐是天听高,致使雨露偏。” 清 陈梦雷 《告都城隍文》:“伏以天听无私,妙感应以立善淫之劝;神威有赫,显昭格以大彰癉之权。”

(2).帝王的听闻。《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三公朝朔望之日,又可特延入,讲论得失,博尽事情,庶有裨起天听,弘益大化。” 唐 独孤及 《谏表》:“百姓不敢诉於有司,有司不敢闻於天听。” 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窃臣岭海下士,才识闇愚,以时事艰难,屡次上书,冒凟天听。”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