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舒锦

作者: 萧昕朝代: 唐代

临风舒锦原文

丽锦匹云终,襜襜展向风。
花开翻覆翠,色乱动摇红。
缕散悠扬里,文回照灼中。
低垂疑步障,吹起作晴虹。
既与丘迟梦,深知卓氏功。
还乡将制服,从此表亨通。

诗词问答

问:临风舒锦的作者是谁?答:萧昕
问:临风舒锦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临风舒锦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萧昕的名句有哪些?答:萧昕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58_11

参考注释

丽锦

华丽的丝织品。 宋 秦观 《梦扬州》词:“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明 陈子龙 《早春初晴》诗:“ 茂陵 才人独焚香,鱼笺丽锦成文章。”

襜襜

(1).摇动貌。《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飘风迴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李善 注:“《楚辞》曰‘裳襜襜以含风。’ 王逸 曰:‘襜襜,摇貌。’” 唐 白居易 《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2).盛装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子路 盛服而见 孔子 。 孔子 曰:‘ 由 ,是襜襜者何也?’” 向宗鲁 校证引 卢文弨 曰:“‘襜襜’,《荀子·子道篇》作‘裾裾’,《家语·三恕篇》作‘倨倨’,《外传》三作‘疏疏’。”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令仪襜襜,敛玉手兮。”

向风

(1).临风;迎风。《楚辞·远游》:“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向风长叹息,断絶我中肠。” 明 陈子龙 《过酥溪水深不可涉》诗:“纂纂枣垂雨,离离苗向风。”

(2).谓仰慕其人之品德或学问。 南朝 梁 陆倕 《石闕铭》:“於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於是四方郡国,莫不向风。”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方其居乡时,士子向风,不远千里至。”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有文无学之士,靡然向风。”

归依;仰慕。 汉 贾谊 《过秦论》:“天下之士,斐然嚮风。”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令陛下处积安之时,乘不拔之势,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噶尔丹 自是不敢窥 藏 ,而西南之巴勒布三部及布鲁克部,相继嚮风入贡。”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七:“於是人人嚮风,争欲效之。”

翻覆

(1) 使从直立的、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倾覆

车辆翻覆

(2) 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天地翻覆

(3) 来回翻动身体

夜间翻覆不能眠

动摇

(1) 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

(2) 不坚定,不稳固

(3) 使不坚定

悠扬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悠扬的歌声

照灼

光芒四射;闪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水里芙蓉光照灼,见者莫不心惊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秋叶古林,色明艷,斜阳照灼,金紫满山。”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吾尝谓圣人之心,如日月悬象於中天,而光辉照灼乎海宇。”

低垂

低低地垂下来

杨柳低垂

步障

古代的一种用来遮挡风尘、视线的屏幕

晴虹

灯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器用·灯》:“《韵府》:‘晴虹即灯也。’”

深知

十分了解

深知现代战争的特点

还乡

返回乡里。《南史·刘之遴传》:“ 武帝 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老弟,你这年纪正好给朝廷出力,为什么倒要告退还乡。” 闻一多 《红烛·太阳吟》诗:“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反转方向。乡,通“ 向 ”、“ 嚮 ”。《庄子·渔父》:“顾见 孔子 ,还乡而立。”

制服

(1) 制伏

被空袭所制服

(2) 军人、学生等穿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

学生制服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亨通

顺利

万事亨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