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作者: 袁瑨朝代: 宋代

卜居原文

宦海茫茫阔,幽栖洵远图。
折腰原为米,搔首却思鲈。
笳鼓深秋动,田园旧梦无。
干戈方满地,吾辈尚穷途。

诗词问答

问:卜居的作者是谁?答:袁瑨
问:卜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瑨的名句有哪些?答:袁瑨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宦海

官场;喻为官如同海水似的起伏跌荡

宦海风波,实难久恋。——《儒林外史》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幽栖

(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

(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栖之所。”

远图

深远的谋划。《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荣成伯 曰:‘远图者,忠也。’”《后汉书·章帝纪》:“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厎绩远图,復 禹 弘业。” 李贤 注:“远图,犹长筭也。”《北齐书·高乾传》:“时 高祖 虽内有远图,而外跡未见。”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卑 汉 唐 之近事,慕 尧 舜 之远图。”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负抚绥之重任,昧经国之远图。”

折腰

(1) 弯腰行礼,现引申作“倾倒”意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 * 《沁园春·雪》

(2) 屈身事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搔首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诗:“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欧阳予倩 《关王庙》:“看起来绝了望生机已断,对苍天我这里搔首无言!”

思鲈

同“ 思鱸蒓 ”。 宋 陆游 《枕上作》诗:“采若未能浮 楚 泽,思鱸犹欲钓 吴松 。”

笳鼓

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南史·曹景宗传》:“时韵已尽,唯餘竞病二字。 景宗 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叹不已。”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篙竿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鸣狗惊。” 明 沉采 《千金记·囊沙》:“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深秋

秋季的末期

田园

(1) 田地与园圃

(2) 农村;乡下

(3) 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

田园诗

田园文学

旧梦

比喻过去经历过的事:重温~。

旧:老旧,这里是曾经的意思,曾经的梦,暗指曾经的生活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吾辈

我们

何以见得吾辈不能分忧

穷途

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处境艰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