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水墨障子

作者:李洞 朝代:唐代

观水墨障子原文

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
研尽一寸墨,扫成千仞峰。
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
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蛩。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
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

诗词问答

问:观水墨障子的作者是谁?答:李洞
问:观水墨障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观水墨障子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李洞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洞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22-36

参考注释

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神助

谓神明暗中相助。《诗·大雅·生民》“诞 后稷 之穡,有相之道” 汉 郑玄 笺:“谓若神助之力也。” 孔颖达 疏:“ 后稷 教民稼穡,若有神明相助之道,言种之必好,似有神助。” 唐 皎然 《诗式·取境》:“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 唐 杜甫 《游修觉寺》诗:“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砚水

砚池中用以磨墨的水。 唐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去岁左迁 夜郎 道,珫璃砚水长枯槁。” 唐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一寸

(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汉 贾谊 《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 宋 杨万里 《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3).指光阴。 唐 李峤 《书》诗:“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参见“ 一寸阴 ”。

千仞

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枯松

(1).枯槁的老松。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 唐 皇甫曾 《送著公归越》诗:“石牀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宋 黄庭坚 《次韵陈荣绪见寄之作》:“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2).形容遒劲有力如老松。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之二:“交情尺素勤双鲤,笔力枯松挽万牛。”

岳麓

亦作“岳麓”。山名。一称 麓山 。在 湖南省 长沙市 郊, 湘江 西岸,因当 衡山 之足,故以麓名。山上有 晋 代修建的 麓山寺 ,山下有岳麓书院。 唐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诗:“ 岳麓 云深麦雨秋,满倾杯酒对 湘 流。” 宋 陈傅良 《潭帅潘德鄜生辰》诗:“ 岳麓 沉沉秋柝静, 湘 波穆穆夜帆迟。”按,岳,旧时多写作“岳”。

湘江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岚气

(1).山中雾气。 晋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气清。” 唐 岑参 《寄青城龙溪奂道人》诗:“絶顶小兰若,四时嵐气凝。”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林间残雨滴衣,嵐气烟霏,交走横騖。” 郁达夫 《沉沦》一:“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

(2).指瘴气。《明史·许贵传》:“ 贵 亦感嵐气,未至 松潘 卒。”

梦枕

(1).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 宋 葛长庚 《乐府》:“马瑙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寳砂。”

(2).借指做梦的人。 唐 殷尧藩 《寒夜》诗:“鸡催梦枕司晨早,更咽寒城报点迟。”

浪头

(1) 掀起的波浪

(2) 趋势、潮流

赶浪头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