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才江居五题天隐洞

作者: 文同朝代: 宋代

夏秀才江居五题天隐洞原文

层崖削青瑶,谁昔此镌镂。
潭潭斗孤洞,中可百人受。
巑岏列岫绕,汹涌大江漱。
虞卿方著书,入此几年就。

诗词问答

问:夏秀才江居五题天隐洞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问:夏秀才江居五题天隐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文同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青瑶

(1).青玉。 晋 王嘉 《拾遗记·瀛洲》:“﹝ 瀛洲 ﹞有金峦之观……刻黑玉为乌,以水精为月,青瑶为蟾兔。” 唐 陈标 《焦桐树》诗:“若使琢磨徽白玉,便来风律軫青瑶。”

(2).青石的美称。 唐 李益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诗:“仙人古石坛,苔遶青瑶局。”

(3).喻碧峰。 宋 杨万里 《阊门外登溪船》诗之二:“上得船来恰对山,一山顷刻变多般:初堆翠被百千摺,忽拔青瑶三两竿。”

谁昔

畴昔;从前。谁,发语词。《诗·陈风·墓门》:“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曰:“谁,发语辞。” 朱熹 集传:“谁昔,昔也,犹言畴昔也。” 宋 司马光 《祁国长公主特进封卫国长公主制》:“宠光之盛,谁昔而然。”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母安氏加赠宜人制》:“ 瀧冈 之表,未艾于今; 介山 之封,有光谁昔。”

镌镂

雕刻;雕镂

潭潭

(1).深广貌。《韩诗外传》卷一:“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 楚 。逢天之暑,思心潭潭。” 唐 唐彦谦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诗:“ 越公 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陆姑救易》:“鸞笺宠召自天来,黄扉紫阁,潭潭如海。” 苏曼殊 《与刘三书》:“别后思心潭潭,书来良以为慰。”

(2).象声词。多用于鼓声。 宋 欧阳修 《黄牛峡祠》诗:“潭潭村鼓隔溪闻, 楚 巫歌舞送迎神。” 宋 欧阳修 《初至虎牙滩见江山类龙门》诗:“晓鼓潭潭客梦惊, 虎牙滩 上作船行。”

百人

(1).满百人的概数。《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而宗室有文者,必限以小县之宰;有武者,必置於百人之上。”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给九旒鑾輅,黄屋左纛……虎賁班劒百人。”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汉阳县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南,右逕 赤壁山 北。”

巑岏

(1).山高锐貌。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望石门》诗:“崭絶类 虎牙 ,巑岏象 熊耳 。”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縹渺对雄标,巑岏发奇藴。”

(2).形容其他尖锐之物。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齿巑岏而五兵失鋭,目闪烁而双电交光。”

(3).耸立貌。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究烟霞之繚绕,具林石之巑岏。” 明 李东阳 《送张修撰养正北巡》诗:“南则龙楼凤阁高巑岏,北则诸州列镇相钩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小屋三楹,屋旁小阁二楹,黄石巑岏,石中古木十数株。”

(4).高峻的山峰。《楚辞·刘向<九叹>》:“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 郢 而窥之。” 王逸 注:“巑岏,鋭山也。”

(5).形容人品高尚。 清 方文 《老姑行为姚姐夫人七十寿》诗:“吾姐操行復巑岏,三老姑名应不刊。”

汹涌

水势翻腾上涌

海中波涛汹涌,小船儿上下颠簸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著书

撰写著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