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学士钱塘监郡

作者: 张方平朝代: 宋代

送苏学士钱塘监郡原文

趣时贵近君独远,此情于世何所希。

车马尘中久已倦,湖山胜处即为归。

洞庭霜天柑橘熟,松江秋水鲈鱼肥。

地邻沧海莫东望,且作阮公离是非。

诗词问答

问:送苏学士钱塘监郡的作者是谁?答:张方平
问:送苏学士钱塘监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送苏学士钱塘监郡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张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方平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参考注释

趣时

(1).谓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易·繫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 宋 王安石 《进熙宁编敕表》:“於趣时治世,则粗救抏弊之实;以方古垂后,则或俟新美之才。” 章炳麟 《定复仇之是非》:“盖文明即时尚之异名,崇拜文明,即趣时之别语。”

(2).抓紧时机;及时。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氾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於趣时。’”

(3).追求时鲜物品。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熟食徧列,殽施成市,作业堕怠,食必趣时。”

贵近

(1).显贵的近臣。 唐 陆贽 《奉天论拟与翰林学士改转状》:“夫行罚先贵近而后卑远,则令不犯;行赏先卑远而后贵近,则功不遗。” 宋 刘安世 《论章惇强买朱迎等田产事》之九:“臣等窃谓圣人制法,惟务至公,若行於匹夫而废於公卿,伸於庶民而屈於贵近,此乃姑息之弊政,非清朝之所宜行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左右贵近,论率如此。”

(2).敬重并亲近。《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

(3).指显贵而亲近。 清 侯方域 《与吴骏公书》:“是时学士方少年,为天子贵近臣,文章德器,倾动天下。”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久已

早已;早就

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胜处

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霜天

指严寒的天空;气温低的天气(多指晚秋或冬天)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毛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柑橘

果树的一类,指柑、橘、柚、橙等。

松江

吴淞江 的古称。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松江》:“ 唐 人诗文称 松江 者,即今 吴江县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经 吴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县 合 黄浦 入海,亦名 吴松江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娄江 ,一曰 东江 。”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地邻

耕地相邻的人家互称地邻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