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桂花原文

手种秋风碧玉成,花开如粟水沉惊。
人间商略年年事,到底其如一字清。

诗词问答

问:桂花的作者是谁?答:苏泂
问:桂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风

秋天的风

玉成

敬辞,促成

贫贱忧戚,庸玉女(汝)于成也。——张载《西铭》

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幸甚。——《水浒传》

此事全靠您玉成

水沉

亦作“ 水沉 ”。1.木名。即沉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沉香》:“﹝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明 陈宏绪 《寒夜录》卷下:“ 南昌 千嶂深秀处,忽生水沉奇材。”

(2).用沉香制成的香。 唐 杜牧 《为人题赠》诗之一:“桂席尘瑶珮,琼炉烬水沉。” 宋 苏轼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饮以诗戏之》之二:“西阁珠帘卷落暉,水沉烟断珮声微。” 元 危复之 《永遇乐》词:“玉窗闲掩,瑶琴慵理,寂寞水沉烟断。”

(3).指这种香点燃时所生的烟或香气。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博山炉冷水沉微,惆悵金闺终日闭。”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 清 纳兰性德 《相见欢》词:“红蜡泪,青綾被,水沉浓,却向黄茅野店听西风。”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商略

(1).商讨。 晋 范宁 《<穀梁传集解>序》:“於是乃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示诸儒异同之説。”《金史·荆王守纯传》:“今诸相皆老臣,每事与之商略,使毋貽物议足矣。” 赵朴初 《埃及纪游·骑骆驼过人狮像》诗:“欲唤人狮与商略,田畴大漠待如何。”

(2).品评,评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刘丹阳 、 王长史 在 瓦官寺 集, 桓护军 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 江左 人物。”《魏书·李彪传》:“ 彪 评章古今,商略人物。”

(3).估计。 宋 黄庭坚 《醇道得蛤蜊复索舜泉》诗:“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 宋 陆游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六:“商略前身是 飞燕 ,玉肌无粟立黄昏。”

(4).准备。 宋 卢祖皋 《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词:“吟未就,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 宋 姜夔 《点绛脣》词:“燕雁无心, 太湖 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5).脱略,放任不羁。《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评》:“ 杨戏 商略,意在不羣。”

到底

(1) 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

你到底去不去?!

(2) 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经过一番曲折,事情到底成功了

(3) 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

到底是南方,四月就插秧了

到底是小孩,这些道理他还不大懂

你到底为什么不走进那间屋子

(4) 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

贯彻到底

(5) 表示感叹的语气

到底还是女人心细

其如

怎奈;无奈。 唐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诗:“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之六:“料得明年秋色在,香可爱,其如镜里花颜改。”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三折:“你倒生的乖,其如我不騃。你将人杀死,怎教兄弟埋。”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