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鞠侯

作者: 皮日休朝代: 唐代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鞠侯原文

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
烟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
泉遣狙公护,果教犭军子供。
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

诗词问答

问: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鞠侯的作者是谁?答:皮日休
问: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鞠侯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皮日休的名句有哪些?答:皮日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12-9

参考注释

侯国

(1).侯爵的封地。《汉书·地理志下》:“讫於 孝平 ,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潁川郡 有 成安县 ,侯国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汉书九·侯王相有别》:“诸郡国下所属县,有注侯国者,即所谓王子侯、恩泽侯等侯国也。”

(2).指侯爵。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汉高帝 十一年,封 靳彊 为侯国。”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烟萝

亦作“烟萝”。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 谢公 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 竺 云峦, 石屋 烟萝。” 清 周準 《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唐 裴铏 《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 周楞伽 辑注:“烟萝,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 宋 苏舜钦 《离京后作》诗:“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 明 屠隆 《綵毫记·别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锁,惆悵别烟萝。” 康有为 《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无处着烟萝。”

印绶

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绶带

云壑

云气遮覆的山谷。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乃知轩冕徒,寧比云壑眠。”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毕竟春光谁领畧。九陌緇尘,抵死遮云壑。”

堤封

堤岸;崖岸。亦以喻人的风操。 隋 《宋永贵墓志铭》:“堤封峻而不测,墻宇高而不窥。” 明 许承钦 《薄暮望徐州诸山》诗:“指顾中原横要害,紆迴大泽锁堤封。”

都凡;通共。详“ 提封 ”。

隄封:犹都凡、大凡。《汉书·匡衡传》:“初, 衡 封 僮 之 乐安乡 ,乡本田隄封三千一百顷,南以 闽佰 为界。” 颜师古 注:“提封,举其封界内之总数。”《后汉书·班固传上》:“下有 郑 白 之沃,衣食之源,隄封五万。”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广雅》曰:‘堤封,都凡也。’都凡者,犹今人言太凡、诸凡也…… 李善 本《文选·西都赋》‘提封万井’,五臣本及《后汉书·班固传》并作‘隄封’,提封为都凡之转,其字又通作堤、隄。”

狙公

古代喜养猿猴者。《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养猨狙者也。”《列子·黄帝》:“ 宋 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羣。” 张湛 注:“狙公,好养猿猴者,因谓之‘狙公’也。”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同谷县作歌》之一:“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明 唐寅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诗之一:“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 梁启超 《论刚毅筹款事》:“狙公饲狙,朝三暮四,其伎俩何以异是。”

应得

犹应当;应该。 唐 杜甫 《喜雨》诗:“晚来声不絶,应得夜深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供养伯伯是应得的,此银伯伯留下随便使用。”《红楼梦》第八三回:“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 郭沫若 《恢复》诗:“我们是除恶务尽,然而总是因循;我们对于敌人,应得如拉屎,洒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