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杲东轩阇维齿不坏轮珠变金色

作者: 释文珦朝代: 宋代

原文

全德寡知音,浮沤亦易沉。
终因三昧火,始验一生心。
讲齿犹存玉,轮珠自化金。
几多空掩胾,遗臭在山林。

诗词问答

问:《题杲东轩阇维齿不坏轮珠变金色》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全德

(1).道德上完美无缺。《庄子·天地》:“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后汉书·桓荣传论》:“而 佚 廷议戚援,自居全德,意者以廉不足乎?” 李贤 注:“全德言无玷缺也。” 宋 梅尧臣 《叶大卿挽辞》之三:“终始为全德,生荣没也荣。” 胡适 《<三侠五义>序》:“向来小说家描写英雄,总要说的他像全德的天神一样,所以读者不能相信这种人材是真有的。”

(2).全部特性。 清 戴震 《原善》:“通天地之全德,其见於思乎!”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浮沤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走童惊掣电,飢鸟啄浮沤。” 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认男作女》:“老爷若放浮沤,情愿焚香顶礼,朝夕把恩酬。” 清 恽敬 《海会庵放生河碑铭》:“圣人愚人,善禽恶兽,如大海中浮沤,大空中飞尘。” 郭沫若 《女神·蜜桑索罗普之夜歌》:“无边天海呀,一个水银的浮沤。”

三昧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化金

(1).传说中神仙、异人点化而成的黄金。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四郎》:“此 王四郎 所货化金也,西域商胡专此伺买,且无定价。”

(2).点化黄金,将他物化为黄金。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药瓦成金》:“且言初长主召 捷 至,为设酒,谓之曰:‘闻先生能化金,可得一见否?’”

几多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遗臭

流传恶名。 宋 张孝祥 《满江红·于湖怀古》词:“笑老姦,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元 郝经 《白沟行》:“称臣呼父古所无,万古诸 华 有遗臭。”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羞躁进,甘株守,怕无端媚灶逢天咎,未得贵,反遗臭。”参见“ 遗臭万载 ”。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