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寄荐福栖白(一作听白公话旧)

作者: 李洞朝代: 唐代

原文

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
前朝吟会散,故国讲流终。
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
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
兔满期姚监,蝉稀别楚公。
净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虫。
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
祝尧谈几句,旋泻海涛东。

诗词问答

问:《叙事寄荐福栖白(一作听白公话旧)》的作者是谁?答:李洞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洞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洞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22-43

参考注释

石屏

(1).石制屏风。

(2).壁立如屏的山石。 唐 高适 《宴韦司户山亭院》诗:“苔逕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北》:“野歇遇松盖,醉书逢石屏。”

前朝

以前。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元 王祯 《蚕连诗》:“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启 《梦归》诗:“觉来不见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别时。”

(1).过去的朝代。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一:“请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在城有个 寳莲寺 。这寺从前朝至今,累世相传,房廊屋舍,数百多间,田地也有上千餘亩。”《红楼梦》第四回:“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怀》诗:“年来莫问前朝事,曾否当筵借箸筹。”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国。”

(3).前殿,正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为中朝,在 汉 为前朝,在 唐 为正衙。”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地

北部地方。《史记·燕召公世家》:“王( 齐湣王 )因令 章子 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 燕 。” 司马贞 索隐:“北地,即 齐 之北边也。”《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 张 韩 将北地, 弓高 宿左右,兵不得下壁,军不得太息,臣窃哀之。” 李善 注:“将北地,谓将兵在 吴 军之北也。”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木落

树叶凋落。 晋 左思 《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 齐 王融 《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絶驱禽之欢。” 唐 李峤 《与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书》:“春还 江 北,时兴 楚 客之謡;木落 淮 南,乍动 潘生 之思。” 元 周权 《湘中》诗:“天寒 楚 云浄,木落 湘 山幽。” 清 顾炎武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来,但平林木落,远山含烟。”

满期

到了规定的期限

进修一年已经满期

光照

光线的照射

房间的光照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生虫

活虫。《诗·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麟﹞不履生虫,不践生草。”《竹书纪年》卷上“ 黄帝 二十年,景云见” 南朝 梁 沉约 注:“ 洛水 之上有凤凰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

平地

平整土地

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半空

(1) 空中

悬在半空

从半空中跳下

(2) ∶瘪;不充实

半空着肚子

(3) (半空儿) 〈方〉∶指较小的不饱满的花生

海涛

(1).海浪。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二:“雨晴九陌铺江练,嵐嫩千峯叠海涛。” 明 王守仁 《泛海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往者作一律曰:‘生平颇忆挈 卢敖 ,东过 蓬莱 浴海涛。’”

(2).指海涛声。 叶圣陶 《倪焕之》十:“喧嚷声、笑语声、小儿啼哭声混合在一起,像有韵律似的,仿佛繁碎的海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