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礼记注

作者: 王懋竑朝代: 清代

校礼记注原文

圣王遗迹付飞烟,收拾流传几历年。

后戴别分曲台传,皇熊初为郑公笺。

欲将宋椠填遗字,更拟唐碑校昔贤。

却怪后人轻正义,卫陈俗说竞纷然。

诗词问答

问:校礼记注的作者是谁?答:王懋竑
问:校礼记注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校礼记注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懋竑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懋竑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参考注释

圣王

(1).古指德才超群达于至境之帝王。《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於神。”《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 中国 的学者们,多以为各种智识,一定出于圣贤,或者至少是学者之口;连火和草药的发明应用,也和民众无缘,全由古圣王一手包办: 燧人氏 , 神农氏 。”

(2).为对皇帝的谀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 唐文皇 以药酒赐 房玄龄 妇,我太祖为 徐中山 易夫人,即此知妇人妒者,必不容於圣王之世。”

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飞烟

(1).飘动的烟雾。 晋 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不知千载竟谁主,伯气倏与飞烟收。”

(2).上等烟。 清 赵之谦 《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原注:“飞若今 山东 飞麪之飞,曾见 乾隆 时人题蜡上字曰水磨碾上飞,水磨碾次飞。一説西洋人製鼻烟,为水磨屋碾烟草,以扫自屋顶者为上,故曰飞烟。”

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流传

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历年

(1) 历法上的年

(2) 过去多少年

历年的积累

别分

分别;区分。《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 汉 王逸 注:“繚隶叛散以别分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顾於个人殊特之性,视之蔑如,既不加之别分,且欲致之灭絶。”

曲台

(1). 秦 汉 宫殿名。《汉书·邹阳传》:“臣闻 秦 倚 曲臺 之宫。”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秦皇帝 所治处也,若 汉 家 未央宫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览 曲臺 之央央。” 李善 注:“《三辅黄图》曰: 未央 东有 曲臺殿 。”

(2). 汉 时作天子射宫,又立为署,置太常博士弟子。为著记校书之处。《汉书·儒林传·孟卿》:“ 仓 ( 后仓 )説《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臺记》。”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在 曲臺 校书著记,因以为名。”后亦以指著述校书。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篤志经术,究淹中之雅音,尽曲臺之奥义。”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曲臺增删繁就简,正义参订蓬扶麻。”

宋椠

宋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王延喆》:“一日,有持 宋 槧《史记》求粥者,索价三百金。”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卷二:“予刻《渔洋续集》,将访 宋 槧,苦无解书者。”

遗字

(1).残留的文字。 宋 张耒 《上方》诗:“古壁有遗字,昔人嗟寂寥。”《隶续·魏三体石经<左传>遗字》 宋 洪适 释:“右 魏 三体石经《左传》遗字古文三百七。”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阎若璩》:“石经残碑遗字见於 洪适 《隶释》者五百四十七字。” 清 丘逢甲 《和平里行》:“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

(2).死者生前的题字、文稿等。 唐 孟郊 《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诗:“零落三四字,忽成千万年。那知冥寞客,不有补亡篇。” 唐 元稹 《祭亡友文》:“拜我者曩日之旧童,示我者絶时之遗字。”

(3).脱漏文字。 元 熊朋来 《<钟鼎篆韵>序》:“乙卯癸亥,一再脱藳,宜无遗字,而帖之所载,韵或缺焉。”

后人

(1) 后代的人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4) 子孙

(5) 后来的人,指新妇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正义

(1) 公正的、正当的道理

主持正义

(2) 正确的含义,古时多用做书名,如《五经正义》

(3) 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正义的战争

陈俗

陈旧庸俗。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六:“前辈作花诗,多用美女比其状,如曰:‘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陈俗哉!” 明 李东阳 《怀麓堂诗话》:“其辞亦互为蹈袭,陈俗可厌,无復有古意矣。”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厉 以幽峭胜,可药陈俗之病。不可谓之正声,不得不谓之作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