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吕吏部观延庆院李唐画山水

作者: 李复朝代: 宋代

原文

游戏仙人出道声,宝山珠树发神光。
坐间举手分天界,移入毗耶一室方。

诗词问答

问:《和吕吏部观延庆院李唐画山水》的作者是谁?答:李复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游戏

(1) 嬉戏

游戏酒食。——宋· 苏轼《教战守》

托儿所的游戏时间

(2) ;游乐;玩耍

(3) 娱乐活动

网球游戏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出道

(1).佛教指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2).方言。指年轻人走上社会,能独立工作和生活。 钱雁秋 《“曙光”与“五味斋”》:“在从前,吃油水饭的人如果没有吃过耳光,好象是还没有‘出道’呢!”《花城》1981年第2期:“﹝ 朱丽娟 ﹞讲的写的一口、一手的好英文,进出口业务比他这才出道的人还熟练。”

宝山

(1).对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称。《华严经·十回向品》:“ 阿僧祇 宝山以为垣墻周帀围绕,清浄无碍。” 南朝 梁 萧统 《玄圃讲》诗:“试欲游宝山,庶使信根立。”《西游记》第三十回:“ 八戒 笑道:‘你看师兄説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説度日之言也?’”

(2).聚藏宝物的山。《大智度论》卷一:“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一章:“这是一些探宝山的人,下海取珠的人。”

珠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山海经·海内西经》:“ 开明 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淮南子·墬形训》:“掘 昆仑 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 唐 黄滔 《寄同年崔学士》诗:“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接世间。” 明 杨慎 《山茶花》诗:“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臺。”

(2).树的美称。 唐 李白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宋 文彦博 《春晓》诗:“锦幃人未起,珠树鹊先惊。” 元 杨维桢 《钟山》诗:“云护 金陵 龙虎壮,月明珠树凤凰栖。” 明 何景明 《画鹤赋》:“闻玉笛之我招,绕珠树而相倚。”

(3).喻积雪之树。 唐 王初 《望雪》诗:“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唐 王初 《雪霁》诗:“崑玉楼臺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4).喻俊才。 宋 陈与义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之一:“梦中犹得攀珠树,别后能忘倒玉山。”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有甥贤似舅,才藻更非常;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发神

道教谓掌管头发之神。名 苍华 ,字 太玄 。《黄庭内景经·至道》:“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髮神 苍华 字 太玄 ,脑神 精根 字 泥丸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身神及诸神名异者:脑神曰 觉元 ,髮神曰 玄华 。” 清 唐孙华 《再迭随庵韵》之一:“星星在鬢真堪慰,休向 苍华 祝髮神。”

坐间

(1).顷刻,登时。 宋 苏轼 《浣溪沙》词:“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那作怪的书生,坐间悄一似风魔颠倒。”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窗外日光弹指过,帘前花影坐间移。”

(2).座席之中。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石莲叶研》:“余过 嘉禾 王悟靖 处士,坐閒有客怀出莲叶研, 端 石也。”

手分

宋 时州县雇募的一种差役。 宋 苏辙 《论衙前后诸役人不便札子》:“ 吴 蜀 等处,家习书算,故小民愿充州县手分,不待招募,人争为之。” 宋 苏辙 《论衙前后诸役人不便札子》:“且民间諳习书算行遣之人,除投充手分之外,其实亦无他业,不为手分亦将何为?”

天界

(1).犹天际。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清气澄餘滓,杳然天界高。”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淹汉星墟,渗河天界。”

(2).佛教语。十界之一。包括六欲天、四禅天和四空天。 南朝 梁 刘潜 《平等寺刹下铭序》:“天界饰其四园,龙宫陈其七寳。”

(3).犹上界。《水浒传》第七一回:“三则上荐 晁天王 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九宫也是天界宫殿名,据云其中有九个小宫殿。”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怕她要离去这个尘寰,飞回天界去了呢!”

毗耶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又译作“毗耶离”、“毘舍离”、“吠舍离”。古 印度 城名。《维摩经》说, 维摩诘 (意译 净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尔邦 南部)。 释迦牟尼 于该地说法时, 维摩诘 称病不去。 释迦 派 文殊师利 前往问疾。 文殊师利 问 维摩诘 :“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 默然不对。 文殊师利 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代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的典故。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 ,用启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陆龟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书事》诗:“欲入 毘耶 问,无人敌 浄名 。”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故人相见尤堪喜,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2).指 维摩诘菩萨 。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说佛理之人。 唐 贾岛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贫无闷, 毗耶 疾未调。” 清 钱谦益 《赠胡泌水》诗:“谈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灯礼 浄名 。”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诗:“巵言聊一放,闭口终 毘耶 。”

(3).指《维摩经》。 宋 王安石 《北窗》诗:“北窗枕上春风暖,谩读 毗耶 数卷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