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二

作者: 晁补之朝代: 宋代

原文

沉饮非荒宴,凛然忽颓山。
或人欲问事,已醉不能言。
古来亦如此,名字垂千年。
但问酒中适,岂计饮者传。

诗词问答

问:《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二》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晁补之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二书法作品欣赏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荒宴

见“ 荒宴 ”。

亦作“ 荒讌 ”。沉溺于宴饮。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刘参军》:“韜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斯乐异荒讌,陶陶殊未终。” 清 吴伟业 《圆圆曲》:“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讌。”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 杜甫 的《登慈恩寺塔》中能够讽刺 唐玄宗 的荒宴,在《丽人行》中能够揭露 杨 家姊妹兄弟的豪奢。”

凛然

(1) 恐惧、畏惧

众官凛然

(2)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凛然正气

颓山

倒塌的山。多用以形容云颓之状。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三:“哭市闻妖兽,頽山起怪云。” 倪璠 注:“《续汉志》曰:‘云如坏山,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坠,其下覆军杀将,流血千里。”’言 江陵 将陷,有妖异之徵也。” 宋 欧阳修 《答圣俞大雨见寄》诗:“夕云若頽山,夜雨如决渠。”参见“ 坏山 ”。

或人

某人;有些人。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周书·尉迟运等传论》:“斯数子者,岂非社稷之臣歟?或人以为不忠,则天下莫之信也。” 清 陈确 《大学辨》:“ 朱子 对或人之问,亦云无他左验。” 鲁迅 《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或人曰:‘ 中国 无幽默。’这正是一个注脚。”

国人。指 春秋 战国 时代城邦的自由民。《淮南子·齐俗训》:“ 秦王 之时,或人葅子,利不足也。” 刘文典 集解引 俞樾 曰:“或人即国人也。《説文·戈部》:‘或,邦也。’《囗部》:‘国,邦也。’或、国古通用。”

问事

(1) 问询信息

问事台

(2) 过问具体事务

科长从不问事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名字

1.人的名与字。 2.指姓名。 3.名称;名号。 4.命名;称其名。 5.犹名誉;名声。 6.即名词。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中适

(1).中正适当。 汉 贾谊 《新书·容经》:“言秉中适而据乎宜。”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用权於变,则失中适之宜。”《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冬不凄寒,夏无炎燀。钧调中适,可以永年。” 李善 注引 高诱 曰:“适,中也。”

(2).心中安适。 唐 白居易 《负冬日》诗:“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