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衡送牡丹

作者:胡寅 朝代:宋代

和元衡送牡丹原文

春工知君亦好奇,倚槛山丹开压枝。
山城何人识国艳,中州对此称花时。
新诗秀色摇京洛,词锋生使侵疆拓。
金明钓赏思见之,贡花驿使来莫迟。

诗词问答

问:和元衡送牡丹的作者是谁?答:胡寅
问:和元衡送牡丹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寅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寅名句大全

胡寅和元衡送牡丹书法欣赏

胡寅和元衡送牡丹书法作品欣赏
和元衡送牡丹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春工

春季造化万物之工。 唐 张碧 《游春引》诗之三:“万汇俱含造化恩,见我春工无私理。” 宋 柳永 《剔银灯》词:“何事春工用意,绣画出,万红千翠。”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梅花一夜漏春工,隔纱窗暗香时送。” 明 杨慎 《雁来红赋》:“兹微生兮秋颖,乃借荣於春工。”

好奇

(1) 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明亮而好奇的眼睛

(2)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大多数活泼和好奇的有癖好者需要指导

倚槛

犹倚栏。《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这女儿心性有些蹺蹊……或倚槛凝神,或临街献笑,因此閭里皆鄙之。”

山丹

百合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卵形,白色。叶披针形。花红色或紫红色,供观赏。鳞茎可供食用。 唐 王建 《宫词》之四一:“收得山丹红蕊粉,镜前洗却麝香黄。”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之一:“堂前种山丹,错落玛瑙盘。”

压枝

(1).亦称“ 压条 ”。一种植物繁殖技术,即把植物的枝条的一部分刮去表皮埋入土中,头端露出地面,等它生根以后把它和母株分开,使另成一个植株。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大都种椹长迟,不如压枝之速。”

(2).谓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宋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之三:“ 新城 果园连 瀼西 ,枇杷压枝杏子肥。”

山城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 白居易 《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国艳

(1).国中最艳丽的花,多指牡丹。 宋 苏轼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之四:“国艳夭饶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簷。” 宋 吴文英 《汉宫春·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词:“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宋景文 与兄 元宪 少时,尝謁 杨大年 ,坐中赋落花诗。 元宪 云:‘ 金谷 路尘埋国艳, 武陵 谿水泛天香。’”

(2).国色。指绝色女子。 宋 王安石 《上元夜戏作》诗:“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嬋娟。”

中州

旧指居全国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带;中原

花时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枝十餘头,头六七叶,惜未见其花时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消夏二则》:“我喜欢的 广东 木莲,两大株,对称地种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可惜花时已经过了。”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秀色

秀美的容色

丽姿秀色

京洛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

京洛骚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词锋

(1).犀利的文笔或口才。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足下素挺词锋,兼长理窟, 匡丞相 解颐之説, 乐令君 清耳之谈,向所諮疑,谁能晓喻。” 元 柳贯 《出北城独上秋屏阁望西山烟霭中漠无所见》诗:“我疑玉女畏迎将,且惧词锋恣弹射。”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说话微微有点口吃似的,但是在他的感情激昂的时候,词锋是锐利的。”

(2).言词所向;话题。 叶圣陶 《一个朋友》:“当时我便转了词锋道:‘伊快乐么?’”

侵疆

侵夺之地。 汉 扬雄 《法言·寡见》:“ 孔子 用於 鲁 , 齐 人章章,归其侵疆。” 明 宋濂 《育王山广利禅寺涂田记》:“寺之长老 普济禪师光公 ,既为正其侵疆,復谋买田以助之。”

金明

(1).见“ 金明池 ”。

(2).如金之光明。 前蜀 杜光庭 《户部张相公修迁拔明真斋词》:“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 元 师严 《庚午三月五日朱尚书席上醉歌》:“妙舞清歌如有神,翠烂金明各回首。”

驿使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