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鄂州)

作者: 吕胜己朝代: 宋代

瑞鹤仙(鄂州)原文

金枝联玉叶。
世代有宗英,声华烨烨。
君侯更超绝。
抱不群才气,壮图英发。
津途轨辙。
□武上、青宵迥别。
自玉阶、契合君王,拍拍满怀风月。
奇绝。
身居萧散,志在功名,眼高天阔。
恩来魏阕。
长江上、驻旌节。
待胡尘有警,纶巾羽扇,谈笑周郎事业。
恁时看、国倚强宗,诏褒伟烈。

诗词问答

问:瑞鹤仙(鄂州)的作者是谁?答:吕胜己
问:瑞鹤仙(鄂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瑞鹤仙(鄂州)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吕胜己的名句有哪些?答:吕胜己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金枝

(1).帝王子孙的贵称。《逸周书·武儆》:“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梦,丙辰出金枝。”《旧唐书·僖宗纪》:“臣以为 煴 ( 嗣襄王 李煴 )胤係金枝,名标玉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牒出金枝,系连花蕚,宜承大统诸宗长。”

(2).饰金的灯。《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金枝中树,广乐四陈。” 吕向 注:“金枝,谓灯以金饰之。” 南朝 齐 谢超宗 《昭夏乐》诗:“载虚玉鬯,载受金枝。” 元 孙季昌 《端正好·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套曲:“金枝翦烛人初静,綵扇题诗句未成。”

玉叶

(1).对花木叶子之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青树玉叶,弥望成林。” 宋 范成大 《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诗:“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 明 刘基 《梅花七绝句》之六:“琼跗玉叶两依依,摇落空山物色微。”

(2).喻云彩。 晋 陆机 《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緑翘明,岩英焕。” 南朝 梁简文帝 《咏云》:“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唐 章孝标 《玩月遇云》诗:“无端玉叶连天起,不放金波到晓流。”

(3).犹玉牒,指皇家谱系。 南朝 梁 江淹 《宋安成王右常侍刘乔墓志文》:“玉叶既积,金徽方传。乃毓伊人,尅广克宜。” 宋 柳永 《中吕宫·送征衣》词:“吾皇诞弥月,瑶图纘庆,玉叶腾芳。”

(4).喻皇家子孙。 唐 萧颖士 《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琼枝挺秀,玉叶资神。” 唐 萧仿 《享太庙乐章·懿宗舞》:“金枝繁茂,玉叶延长。”《群音类选·四豪记·春申献美人》:“喜今宵凤配鸞儔,兆异日金枝玉叶。”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诗:“玉叶宗支贵,金貂祖烈宏。”

(5).指优质笺纸。 唐 元稹 《赠严童子》诗:“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赵象 ﹞又以 剡溪 玉叶纸,赋诗以谢。” 宋 杨万里 《题曾无巳所藏高丽匹纸蔡君谟欧公笔迹》诗:“三 韩 玉叶展明蠲,诸老银鉤卷碧鲜。”

(6).指琉璃瓦。《旧唐书·礼仪志二》:“﹝明堂﹞堂檐,径二百八十八尺……上以清阳玉叶覆之。”

(7).借指宫殿。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从臣观玉叶,方愿纪灵符。”

(8).指结拜兄弟序的谱系。形容友谊深笃。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遂得载披玉叶,款洽金兰。倾意气于一言,缔风期于干祀。” 唐 骆宾王 《游衮郡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诗:“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世代

(1) 很多年代

世代隐藏的奥秘

(2) 好几辈;好几代

他家世代行医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回忆我的母亲》

宗英

(1).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汉书·叙传下》:“ 长沙 寂漠, 广川 亡声; 胶东 不亮, 常山 骄盈。四国絶祀, 河閒 贤明,礼乐是修,为 汉 宗英。”《周书·萧撝传》:“ 撝 以母老,表请归养私门…… 高祖 未许。詔曰:‘开府 梁 之宗英,今则任等三事。所谓 楚 虽有材, 周 实用之。’”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宗英 李端公 ,守职甚昭焕。”《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昉 等草詔署讫,逼 之仪 连署, 之仪 厉声曰:‘至上升遐,嗣主冲幼, 阿衡 之任,宜在宗英。方今 赵王 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 胡三省 注:“宗英,宗室之中其才过人者。”

(2).指一姓中的才士。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伊昔吾宗英,赋诗一登临。”

声华

美好的名声;声誉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唐· 白居易《晏坐闲吟》

烨烨

(1).明亮;灿烂;鲜明。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须藏怪须慑。” 清 朱之瑜 《谢木下贞干启》:“胸罗燁燁之文彩,自成表表之词章。”《诗刊》1978年第5期:“夜晚,十团火焰烨烨,将满天墨黑染出一幅银帘。”

(2).灼热貌;显赫貌。 汉 王粲 《初征赋》:“薰风温温以增热,体燁燁其若焚。” 宋 司马光 《答谢公仪书》:“某官以英伟之才,负天下燁燁之望。” 宋 丁谓 《大蒐赋》:“律戎索以济济,飭军威而燁燁。”

君侯

(1). 秦 汉 时称列侯而为丞相者。《战国策·秦策五》:“少庶子 甘罗 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此君侯指 吕不韦 , 不韦 封 文信侯 ,为 秦 相。《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

(2). 汉 以后,用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近日 南阳 宗惠叔 ,称君侯昔有美玦,闻之惊喜。”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宋 姜夔 《鹧鸪天》词:“曾共君侯歷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君侯》:“ 卫宏 《汉官旧仪》:列侯为丞相相国者号君侯。”又云:“丞相之刺史及侍御史皆称卿,不得言君。盖其时丞相称君,而以列侯为之,故兼称君侯也。按:丞相称君,本沿 战国 之制: 田文 相 齐 封 孟尝君 , 苏秦 相 赵 封 武安君 是也。至如 谢万 谓 王述 曰‘人言君侯痴,君侯信自痴’, 李白 与 韩荆州 书,亦曰君侯,此则非列侯为相者。盖自 汉 以来,君侯为贵重之称,故口语相沿,凡称达官贵人皆为君侯耳。”

超绝

(1).超越,远远胜过。《六韬·武骑士》:“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絶伦等……名曰武骑之士。”《陈书·周迪传》:“富贵隆赫,超絶功臣。”《法苑珠林》卷四八:“身体殊异,超絶餘人。” 清 刘大櫆 《赠张清少序》:“ 清少 年二十,作为歌诗,洒然超絶於寻常人。”

(2).超群绝伦;出众。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惟弹棊之嘉巧,邈超絶其无儔。”《旧唐书·薛登传》:“武艺超絶,文锋挺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二戴》:“ 戴本孝 ,字 务旃 , 和州 人,诗画皆超絶。”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七:“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不群

(1).不平凡,高出于同辈。《楚辞·九章·惜诵》:“行不羣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三:“功成不受赏,高节卓不羣。”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花月痕》第七回:“不想也还有这瀟洒不羣的人,转教我自恨,见闻不广,轻量天下士了。”

(2).不合群。《楚辞·离骚》:“鷙鸟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后汉书·崔骃传》:“独师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与士不羣。”《南史·齐萧子云传》:“ 子云 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羣。”

才气

才华、才情

这个业务上很有才气的女专家

壮图

壮志,宏伟的意图。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雄心摧於弱情,壮图终於哀志。”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二:“羸形不画 凌烟阁 ,只为微才激壮图。”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程瑀 ﹞尝寄诗与乡人云:‘试问青山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心。’” * 《和 * 同志七绝》之一:“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 夏衍 《长途》:“到 广西 腹地来垦荒了……有这样的壮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之前也是很难想象的吧。”

英发

(1) 姿态焕然一新,精神饱满

他的身段颀长,着了军服分外英发

(2) 表现得超群出众;焕发

豪气英发

羽扇纶巾,雄姿英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津途

见“ 津涂 ”。

轨辙

车轮轧过的痕迹,比喻已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已有先例的事情

迥别

区别很大

新旧迥别

玉阶

亦作“ 玉堦 ”。 1.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文选·班固<西都赋>》:“玄墀釦砌,玉阶彤庭。” 张铣 注:“玉阶,以玉饰阶。” 汉 班婕妤 《自悼赋》:“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緑草生。” 唐 李白 《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苏曼殊 《饮席赠歌者》诗:“玉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

(2).指朝廷。《文选·张衡<思玄赋>》:“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嶢峥。”旧注:“玉阶,天子阶也。言我虽欲去,犹恋玉阶不思去。”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禾黍生於庙堂,榛莠秀乎玉阶。” 唐 岑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金鏁晓鐘开万户,玉堦仙仗拥千官。” 明 文徵明 《丁巳元日》诗:“万炬列星仙杖外,千官鸣珮玉阶前。”

契合

(1) 投合,意气相投

君臣契合

(2) 符合

扮演屈原的那个演员,无论是表情还是服装都很契合屈原的身分

(3) 结盟;结拜

你与我父亲契合。——《元朝秘史》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拍满

(1).充满。 宋 陈著 《真珠帘·四时怀古夏词》词:“茉莉芰荷香,拍满笙簫院。” 宋 黄机 《沁园春·送徐孟坚秩满还朝》词:“説一时伟望,齐高 岳麓 ,二年遗爱,拍满 湘 波。”

(2).实足。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不要叫我小家伙,我不小了。我拍满十八,吃十九岁的饭了。”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奇绝

奇妙到极点

怪石嶙峋,山势奇绝

萧散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 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2).萧条;凄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 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 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高天

(1).上天,上苍。《韩非子·说疑》:“杀身以安主,以其主为高天 泰山 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 唐 杜甫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2).高空。 唐 李白 《大猎赋》:“状若乎高天雨兽,上坠於大荒。” 毛 * 《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3).高朗的天空。 隋 薛道衡 《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惻。” 仇兆鳌 注:“高天,指秋时。《楚辞》:天高而气清。”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驻旌

犹驻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闻 徐晃 等少骑驻旌,闚望麾葆。” 明 何景明 《清浪》诗:“驻旌 清浪卫 ,半日费攀躋。”

胡尘

(1).胡地的尘沙。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诗:“朝辞 汉 闕去,夕见 胡 尘飞。” 明 梁辰鱼 《拟出塞》曲:“有崎嶇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何处。”

(2).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拥旄司部, 代 马不敢南牧;推轂 樊邓 ,胡尘罕尝夕起。” 唐 白居易 《法曲》:“以乱干和 天寳 末,明年胡尘犯宫闕。”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万户伤心泣野燐,衣冠无处避胡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用 夏 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 柳亚子 《题<张苍水集>》诗:“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 汉 山河。”

纶巾羽扇

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多用以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唐 吕岩 《雨中花》词:“ 岳阳楼 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宋 周邦彦 《隔浦莲》词:“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总得居士寿》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清 顾炎武 《复周制府书》:“雅歌投壶, 祭潁阳 之取人皆用经术;纶巾羽扇, 诸葛公 之为将足见风流。”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郎

指 三国 吴 将 周瑜 。因其年少,故称。《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瑜 时年二十四, 吴中 皆呼为 周郎 。”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 周郎 赤壁 。”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恁时

那时候。 南唐 冯延巳 《忆江南》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宋 柳永 《受恩深》词:“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更待数年伐 紂 ,必破矣,恁时方成大事。”

倚强

(1).要强,好胜。 宋 杨万里 《岁暮归自城中一病垂死病起遣闷》诗:“老至犹倚强,疾在自不悟。”

(2).倚恃、凭借强力。《玉娇梨》第三回:“且闻逆奴狼子野心,倚强恃暴,素轻 中国 。”参见“ 倚强凌弱 ”。

伟烈

(1).伟大的功业。 明 归有光 《与王子敬书》:“平生足迹不及天下,又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书之增嘆耳。” 清 侯方域 《定鼎説》:“今日倘思扼天维,衍地脉,创艰食之弊,策定民之本,登圣历乎天阶,章国祚之有秩,盍求所以绍扬伟烈焉。” 梁启超 《新民说·论自尊》:“其后此之建丰功,扬伟烈,留最高之名誉於歷史上,皆自不肯自贼自暴之一念。”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友人 李庸倩 君为彼书出主,亦久慕先生伟烈,并渴欲一瞻丰采。”

(2).显赫,盛大。 明 吴承恩 《贺周兰墩陞都督障词》:“平生文武双奇絶,此去功名真伟烈。”

(3).威武。 明 沉鲸 《双珠记·风鉴通神》:“仪容真伟烈,双瞬光飞电,更堪钦虎头燕頷胥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