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仲时清晨见过作此诗遗之

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原文

子来始晨炊,饭麋语未尽。

丰钟九秋鸣,历历有馀韵。

期年不见子,子学乃顿进。

吾州士冀北,子实千里骏。

缅怀十载语,至此方尽信。

滔滔大河流,可借九里润。

衰年旧学废,得安阙亲近。

明窗两趺坐,日永失馀困。

世情贫更薄,吾货老亦钝。

得与田苏游,从今复何恨。

诗词问答

问:《闾丘仲时清晨见过作此诗遗之》的作者是谁?答:周孚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参考注释

子来

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 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晨炊

晨起做早餐;也指早餐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唐· 杜甫《石壕吏》

丰钟

见“ 丰山鐘 ”。

九秋

(1).指秋天。 晋 张协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华罗庚 《病中斗·寄老战友》诗:“我身若蒲柳,难经九秋风。”

(2).指九月深秋。 唐 陆畅 《催妆五首》之一:“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臺前。”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为甚么桃花向三月奋发、菊花向九秋开罢?”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菊有黄华则九秋矣,故秋怀以是终也。”

(3).九年。 汉 张衡 《南都赋》:“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 唐 刘禹锡 《谪九年赋》:“古称思妇,已歷九秋,未必有是,举为深愁。” 傅尃 《次韵和湘荃、梦蘧联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梦,一夜西风满地霜。”

(4).曲名。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期年

亦作“朞年”。一年。《左传·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 沙鹿 崩。 晋 卜偃 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后汉书·侯霸传》:“百姓老弱相携号哭……皆曰:‘愿乞 侯君 復留朞年。’” 唐 李德裕 《渔鱼骨》诗:“昔日 任公子 ,期年钓此鱼。”《金史·宗翰传》:“盟未朞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曹公梦》:“於是有言梦不足徵者,有以期年半载相机进退劝者。”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子学

即诸子学。一般与经学、史学并提。

顿进

急成;顿然长进。《列子·天瑞》:“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 杨伯峻 注:“此文进与亏相对,下文亦不觉其成,承不进而言……则进犹成也。”《晋书·羊祜传》:“常以智力不可顿进,恩宠不可久谬,夙夜战悚,以荣为忧。”《新唐书·杜正伦传》:“ 恩恭 归,谓人曰:‘与 杜公 评文,今日觉吾文顿进。’”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积 闻此言,省悟,所学顿进。”

冀北

(1).《左传·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 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

(2).指游牧地区。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 冀 北。”

子实

稻、麦、谷子、高梁等农作物穗上的种子;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也叫“子粒”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缅怀

遥念,追思

缅怀亡友

至此

(1) 到此

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时

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3) 达到这种情形

事情缘何至此?

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大河

(1) 特指黄河

大河下上,顿失滔滔。——毛 * 《沁园春·雪》

(2) 亦指较大的河流

衰年

衰老之年。 唐 杜甫 《泛舟送魏仓曹还京因寄岑参范季明》诗:“若逢 岑 与 范 ,为报各衰年。” 宋 苏轼 《次韵曾子开从驾再和》之一:“衰年壮观空惊目,嶮韵清诗苦鬭新。” 明 屠隆 《綵毫记·禄山谋逆》:“论荒淫主上衰年,狐鼠辈窃弄权。”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石刻诗经残本》:“予访求五十年,不得隻字,昨岁始见《左传》残本仅字,今復见此刻经注万有餘言,真衰年乐事也。”

旧学

(1) 指我国未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前固有的学术

(2) 旧时所学的知识

亲近

信任接近

兄弟亲近。——《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是我十分亲近的朋友

趺坐

(1).盘腿端坐。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輭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宋 费衮 《梁谿漫志·闲乐异事》:“迨夜入寝,有婢 杏香 奔告诸子曰:‘殿院咳逆不止若疾状。’诸子亟走,至,则已趺坐,而一足犹未上,命其子为收之,纔毕而终。” 明 何景明 《明绍兴府同知致仕进阶朝列大夫陶公行状》:“尝读书 南禪寺 ,闭门诵习,趺坐中夜。” 沉钧儒 《趺坐》诗:“举世嚣嚣我适静,棕床趺坐作心观。”参见“ 趺跏 ”。

(2).见“ 趺座 ”。

日永

(1).指夏至。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故云。《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孔 传:“永,长也,谓夏至之日。”

(2).指夏天白昼长。《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郭璞 《夏诗》:“融风拂晨霄,阳精一何冏。闲宇静无娱,端坐愁日永。” 唐 韦应物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诗:“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明 夏完淳 《端午赋》:“朱明日永,丽节天中。”

世情

世上的种种情形;世态人情

不懂世情

田苏

《左传·襄公七年》:“ 无忌 不才,让,其可乎?请立 起 也。与 田苏 游,而曰‘好仁’。” 杜预 注:“ 田苏 , 晋 贤人。 苏 言 起 好仁。”后借指贤德长者。《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由 生於深宫,不覩稼穡,左右近习,未值 田苏 ,富贵骄奢,自然而至,聚毛折轴,遂乃危祸。” 唐 白居易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诗:“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 田苏 日日游。”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