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原文

汤汤洪河,经启长源。
赤无嘉木,挺生本根。
大哉崇基,出乎庆门。
发祥垂裕,永世贻孙。

诗词问答

问: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书法欣赏

佚名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书法作品欣赏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汤汤

(1)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 清凉山。——《歌声》

(2) 广大貌;浩茫貌

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南朝 梁· 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

(3) 形容非常流利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缘传》

洪河

大河。古时多指 黄河 。 汉 班固 《西都赋》:“右界 褒 、 斜 、 陇首 之险,带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虽平 嵩丘 、填 伊洛 ,不足以掩宫城之骸骨;决 洪河 、洒 秦 雍 ,不足以荡犬羊之羶臊。”《宋史·河渠志一》:“近者 澶 濮 等数州,霖雨荐降, 洪河 为患。”

嘉木

美好的树木。 汉 张衡 《西京赋》:“嘉木树庭,芳草如积。”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时孟夏,麦野韶润,缓轡而行,遥见道左,嘉木美荫,因就焉。” 明 刘基 《北岭将军庙碑》:“繚以垣墉,甃以瓦石,植以嘉木,丹堊辉映。”

挺生

挺拔生长。亦谓杰出。《后汉书·西域传论》:“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闻 孔 墨 之挺生,谓英睿擅英响。”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诗:“昔承推奬分,愧匪挺生才。” 清 陈恭尹 《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挺生奇树号木绵,特立南州持絳节。”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腐旧蚀败的根里,突然挺生新脆鲜绿的嫩芽。”

本根

(1).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纲 《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 清 邵曾训 《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马光 《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

(3).根基,基础。《晋书·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指基地。 宋 陆游 《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 关中 作本根。”《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统之本根。”

(5).本原,初始。《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羣艺之本根。”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宋 陈亮 《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

(6).指最初的。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7).根由,根源。《汉书·张耳陈馀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

(8).喻指帝室。《汉书·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

(9).喻指家乡,故土。 明 刘基 《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

崇基

(1).高坛。《文选·潘岳<藉田赋>》:“结崇基之灵趾兮,启四涂之广阼。” 李善 注:“崇基,谓坛也。”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济阳 蔡使君 讳 兴宗 ,復为崇基表刹,立禪诵之堂焉。”

(2).指建筑物的高大基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东北逕 鲁班门 西,双闕昂藏,石壁霞举,左右结石修防,崇基仍存。”

(3).指山。《文选·沉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 李善 注:“崇基,山也。”

出乎

出于,超出。 鲁迅 《呐喊·端午节》:“ 方太太 见他强横到出乎情理之外了,也暂时开不得口。” 茅盾 《子夜》二:“于是大家会意似的一阵轰笑,挽回了那个出乎意料之外的僵局。” 柳青 《狠透铁》:“革命形势发展的迅速出乎一切人的预料。”

庆门

谓福庆之家。 宋 梅尧臣 《师厚生日因以诗赠》:“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捨。”亦为对别人家庭的敬称。《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庆门诞瓦,寒舍得雄。”

发祥

兴起;发生

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舄奕乎千载。——《后汉书·班固传》

垂裕

谓为后人留下业绩或名声。《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孔 传:“垂优足之道示后世。”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德洽道丰,万邦来同。微臣作颂,垂裕无穷。”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詒谋垂裕,圣模宏远。”

永世

(1) 世世代代;永远

永世无穷

永世不得翻身

(2) 终生

永世难忘

贻孙

《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貽厥子孙。”孔传:“貽,遗也。言仁及后世。”后以“貽孙”指留传给子孙后代。 明 孙仁孺 《东郭记·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垄断焉》:“笑墦间早不留贤俊,却垄上偏来混主人,这 盗跖 东陵 怎相逊,尔自轻身,吾非太峻,俺呵,垄断上翼貽孙索吏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