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崖口

作者: 宋之问朝代: 唐代

初至崖口原文

崖口众山断,嶔崟耸天壁。
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
锦缋织苔藓,丹青画松石。
水禽泛容与,岩花飞的砾。
微路从此深,我来限于役。
惆怅情未已,群峰暗将夕。

诗词问答

问:初至崖口的作者是谁?答:宋之问
问:初至崖口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初至崖口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宋之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之问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1_10

参考注释

崖口

山崖间的豁口;谷口。 唐 岑参 《题华严寺瓌公禅房》诗:“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淹泊俱崖口,东西异石根。”

嶔崟

高大;险峻。《文选·张衡<思玄赋>》:“嘉 曾氏 之归耕兮,慕 歷阪 之嶔崟。” 张铣 注:“嶔崟,高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唐 骆宾王 《帝京篇》:“桂殿嶔崟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先我入深巖,嶔崟剖重嶂。”

天壁

高耸入天的崖壁。极言山崖峭壁之高。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崖口众山断,嶔崟耸天壁。” 唐 杜甫 《上白帝城》诗:“城峻随天壁,楼高望女墙。” 仇兆鳌 注:“天壁,谓壁高插天。” 宋 陈师道 《和黄充实游南山》:“君如涧底松,超拔出天壁。”

落日

夕阳

锦缋

色彩艳丽的织锦。《孔丛子·居卫》:“夫锦繢纷华,所服不过温体;三牲大牢,所食不过充腹。” 汉 蔡邕 《弹棋赋》:“设兹文石,其夷如砥,采若锦繢,平若停水。”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蘚,丹青画松石。”

苔藓

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松石

(1).松与石。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 。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

(2).借指山林。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

(3).松的化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 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附录﹞引 苏颂 曰:“今 处州 出一种松石,如松干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

(4).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诗刊》1978年第5期:“草地里拾得 卓玛 的松石耳环。”

水禽

生活在水中或近水处禽类的总称

容与

(1) 悠闲自得的样子

步容与于南林。——晋· 陶渊明《闲情赋》

(2) 犹豫不前的样子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楚辞·屈原·涉江》

的砾

光亮、鲜明貌。 唐 李邕 《崧台石室记》:“有巨石皆似蹲兽之类,叠花仰空,的砾琼脂,色如截肪。” 元 张宪 《槎洲歌》:“洲旁瑶草白似雪,琼林大树高可五百尺;樛枝的砾璚瑰葩,人间百世始一日。” 明 高启 《甘露降后庭柏树》诗:“芳穠蜂蜜滑,的砾蚌珠圆。” 清 赵执信 《绝句》之四:“玉盘的砾贮清冰,溼照云鬟嚲枕陵。”参见“ 的皪 ”、“ 的烁 ”。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限于

受某些条件或情形的限制;局限在某一范围之内

限于水平

本文讨论的范围,限于一些原则问题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未已

不止;未毕。《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彦 《蓦山溪·大石》词:“落日媚 沧洲 ,泛一棹、夷犹未已。” 明 刘基 《漫成》诗之二:“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

暗将

1.昏昧的将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