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原文

九日人皆爱,我怀胡不开。

偶逢尚书召,不待阿奴催。

谩着登山屐,能忘曲水杯。

马前归路晚,戴笠雨中回。

诗词问答

问:《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参考注释

九日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 * 。”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胡不

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尚书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阿奴

(1).尊长对卑幼者以及夫妻间的昵称。(1)兄称弟。《晋书·周顗传》:“ 顗 性宽裕而友爱过人,弟 嵩 尝因酒瞋目谓 顗 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所燃蜡烛投之。 顗 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谢奕 作 剡 令。有一老翁犯法, 谢 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絝,在兄膝边坐,諫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 於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兄称弟》:“盖 晋 世人通称弟为阿奴尔。”(2)父称子。《北史·麦铁杖传》:“﹝ 麦铁杖 ﹞将度 辽 ,呼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得被杀,尔当富贵。’”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敬豫 有美形,问讯 王公 ,抚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称!’”(3)祖称孙。《南史·齐纪下·废帝郁林王》:“ 武帝 临崩,执帝( 废帝 鬱林王 )手曰:‘阿奴,若忆翁,当好作。’”(4)夫妻互称。《元诗纪事·〈愁愤诗〉》 陈衍 注:“《滇载记》……私语平章曰:‘我父忌阿奴,愿与阿奴西归。’” 郁达夫 《过兰江》诗:“阿奴生小爱梳妆,屋住兰舟梦亦香。望煞 江郎 三片石, 九姑 东去不还乡。”(5)帝称后。《南史·后妃传上·齐郁林王何妃》:“帝谓皇后为阿奴,曰:‘阿奴暂去。’”

(2).对自己的谦称。《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皇帝( 隋文帝 杨坚 )宣问:‘阿奴无得(德),槛(滥)处为军(君)。’”

登山屐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的木屐。《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登躡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后常用作登山探幽的典故。 唐 朱放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 宋 苏辙 《次题方子明道人东窗韵》:“齿折登山屐,尘生貰酒缾。” 清 顾炎武 《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于其行也作诗赠之》:“每并登山屐,常随泛月觥。”参见“ 谢公屐 ”。

曲水

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 魏 晋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诗:“曲水流觴日,倡优醉度旬。” 清 魏源 《岱麓诸谷诗·岱谷陪尾山源》:“人间曲水觴,竟忘仙鬼宅。”参见“ 上巳 ”。参阅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曲水》。

马前

(1).马的前面。《礼记·曲礼上》:“僕执策立於马前。”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2).戏曲术语。同“ 马后 ”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减少唱词、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压缩演出时间。 汪曾祺 《云致秋行状》:“他好说话,后台嘱咐‘马前’,他就可以掐掉几句;‘马后’,他能在台上多绷一会。”

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戴笠

戴斗笠。形容清贫。 宋 孔平仲 《送张天觉》诗:“万事儵忽如疾风,莫以乘车轻戴笠。” 清 毛奇龄 《定交诗为胡以宁方中通堵凤蒸》:“担簦同汗漫,戴笠自寒温。”参见“ 戴笠乘车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