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席上赋)

作者:毕良史 朝代: 宋代

临江仙(席上赋)原文

霜月穿帘乍白,苹风入坐偏凉。麾灯促席诧时光。桃花歌扇小,杨柳舞衫长。
别乘平分风月,词人剩引觥觞。莫将幽恨搅刚肠。尽添金掌露,频注玉猊香。

诗词问答

问:临江仙(席上赋)的作者是谁?答:毕良史
问:临江仙(席上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毕良史的名句有哪些?答:毕良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霜月

(1).指农历七月。《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霜相古同声,故霜字以相为声……《集古録》以霜月为九月,非是。”

(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护军秋夕》:“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怀友》诗之一:“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清 黄景仁 《夜泊闻雁》诗:“悽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3).冬月。 宋 梅尧臣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林檎》。

苹风

掠过苹草之风;微风。 唐玄宗 《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诗:“桂月先秋冷,苹风向晚清。” 宋 宋祁 《集江渎池》诗:“苹风如有意,盈衽借浮凉。” 清 纳兰性德 《秋夜》诗:“苹风凉晕初絃月,草露秋归满院虫。”

入坐

坐到位子上;就位

客人们都入坐了就上菜

促席

坐席互相靠近。《文选·左思<蜀都赋>》:“合樽促席,引满相罚。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李善 注:“ 东方朔 六言诗曰:‘合樽促席相娱。’” 唐 韩愈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乘閒致密,促席接膝,讥评文章,商较人士。” 明 唐寅 《题画》诗:“促席坐鸣琴,写我平生心。”

时光

(1) 时间;时候

别浪费大好时光

这是什么时光,还说东道西。——杜鹏程《保卫延安》

(2) 日子

我们的时光越过越好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歌扇

(1).歌舞时用的扇子。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 緑珠 歌扇薄, 飞燕 舞衫长。”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清 邹式金 《<杂剧三集>小引》:“今风流云散,舞衫歌扇,皆化为异物矣!”

(2).指歌女写上曲目的折扇。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别乘

别驾的别称。 唐 李嘉祐 《送兖州杜别驾之任》诗:“停车邀别乘,促軫奏胡笳。” 宋 梅尧臣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诗:“冰胶 楚 舸岁将穷, 广陵 别乘怜老翁。”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别驾始 后汉 ,州置别驾治中。然则别驾者,官之名也。若别乘则别驾之义,非官名也。”

平分

对等均分;对半分

平分土地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词人

(1).擅长文辞的人。指骚、赋作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又有《卜居》、《渔父》,述 屈原 既放,与卜者及渔人问答之辞,亦云自製,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设为问难,履韵偶句之法,则颇为词人则效。”

(2).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予读 陈子昂 《感遇词》,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非当世词人所及。” 金 赵秉文 《答李天英书》:“ 太白 、 杜陵 、 东坡 ,词人之文也。吾师其词,不师其意。”

(3).擅长文辞的人。指填词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这一首词乃是 宋 绍兴 年间词人 康伯可 所作。” 清 阮元 《王竹所词序》:“词人之作小令,以 五代 、 十国 为宗。守其派者,有 晏 氏父子、 欧阳公 、 张先 、 秦观 、 贺铸 、 毛滂 诸人。”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 苏东坡 、 辛弃疾 的豪气也望尘却步。”

觥觞

泛指酒器。引申为酬酢。 清 归庄 《题墨竹寿叶允文》:“兹偶作数枝,岁寒之姿,犖然出羣,以为胜於觥觴筐篚之纷纷也,故以寿我 允文 。”

幽恨

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唐 元稹 《楚歌》之十:“各自埋幽恨,江流终宛然。” 清 龚自珍 《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郭沫若 《瓶》诗第一首:“一日的梦游,幻成了终天的幽恨。”

刚肠

指刚直的气质。《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张铣 注:“刚肠,谓彊志也。”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诗:“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清 秋瑾 《吊吴烈士樾》诗:“ 皖 中志士名 吴樾 ,百炼刚肠如火热。”

金掌

(1).铜制的仙人手掌。为 汉武帝 作承露盘擎盘之用。 唐 岑参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魏 宫铜盘贮, 汉 帝金掌持。” 宋 晏几道 《阮郎归》词:“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明 何景明 《元夕以道宅同苏管二君子》诗:“烟满春城夜色凝,露融金掌月初升。”

(2).喻帝王提拔。 唐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 仇兆鳌 注:“金掌,谓内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