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其一

作者:张守 朝代:宋代

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其一原文

泽国秋霖涨渺瀰,天都久客厌驱驰。

不辞短褐供莱戏,苦忆长头课楚词。

帐望巾车陶靖节,浪闻推毂郑当时。

此身长恐儒冠误,已愧当年学稼迟。

诗词问答

问: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张守
问: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张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守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

泽国

(1) 多水的地区;水乡

泽国用龙节。——《周礼·地官·掌节》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唐·杜牧《题白云楼》

(2) 遭水淹了的地区

那年发大水,这里成了一片泽国

秋霖

秋日的淫雨。《管子·度地》:“冬作土功,发地藏,则夏多暴雨,秋霖不止。”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北风吹旐,秋霖泣军。”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气义》:“ 熊执易 赴举,行次 潼关 ,秋霖月餘,滞於逆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解池神祠加号》:“ 唐 大历 中, 河中 盐池为秋霖所败。” 沙汀 《在祠堂里》:“在院坝里,鸭群寂寞而懒散地鸣叫着,伸长颈项,踱过秋霖的积水。”

天都

(1).天空。《淮南子·泰族训》:“又况登 泰山 ,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

(2).帝王的都城。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迴望合,青靄入看无。”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衣冠咸萃於天都,欢欣交通於万国。”

(3).星名。属于南方七星中的星宿。《晋书·天文志上》:“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绣,又主急兵盗贼。”

(4). 安徽 黄山 高峰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疎木茸茸中,仰见羣峯盘结, 天都 独巍然上挺……上至平冈,则 莲花 、 云门 诸峯,争奇竞秀,若为 天都 拥卫者。” 清 王士禛 《送孙无言归黄山》诗之三:“更问 黄山 奇絶处, 天都 瀑布胜 匡庐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黄山》。

久客

(1).久居于外。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巽》:“久客无依,思归我乡。”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

(2).指久居外乡的人。 宋 陆游 《宴西楼》诗:“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3).指腊梅。 明 程棨 《三柳轩杂识》:“ 姚氏 《丛语》以蜡梅为寒客,今改为久客。”

驱驰

(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不辞

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

不辞劳苦

短褐

古代平民穿的粗布短衣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长头

犹言高个子。《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南史·范岫传》:“ 南乡 范云 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 范长头 。’以 岫 多识前代旧事也…… 岫 长七尺八寸,资容奇伟。”后以喻博学者。 宋 苏轼 《迨砚铭》:“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 宋 汪应辰 《<石林燕语>序》:“盖公文章大手,学问长头。” 宋 陆游 《秋晚寓叹》诗:“一端聊 * ,问事有长头。”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楚词

见“ 楚辞 ”。

巾车

(1).以帷幕装饰车子。因指整车出行。《孔丛子·记问》:“ 文 武 既坠,吾将焉归……巾车命驾,将适 唐 都。”《南史·文学传·孔广》:“ 绪 数巾车诣之。” 清 金人瑞 《戊子春积雨如晦久不晤草座先生天甫晴便忽睹书此为乐也》诗:“城中泥雨盛冠盖,野外日高未巾车。”

(2).指有帷幕的车子。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宋 苏轼 《和寄天选长官》诗:“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嶠?” 清 赵翼 《入云栖十余里修篁夹路》诗:“我乘巾车行,苦障帷数幅。”

(3).古代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巾车,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郑玄 注:“巾车,车官之长。”《周礼·春官·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 杜预 注:“巾车,掌车。”

靖节

见“ 靖节徵士 ”。

浪闻

随便传播。 明 王錂 《春芜记·闺语》:“还将脣舌守如瓶,莫向人前作浪闻。”

推毂

(1).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后因以称任命将帅之礼。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去当推轂送,来佇出郊迎。”《花月痕》第五一回:“正看着皇上亲行拜将推轂之礼,何等热閙!”

(2).推动;协助。《史记·荆燕世家》:“今 吕氏 雅故本推轂 高帝 就天下,功至大。” 司马贞 索隐:“谓 吕氏 素心奉推 高祖 取天下,若人推轂欲前进涂然也。”《新唐书·裴寂传》:“朕有天下,公推轂成之也。”

(3).荐举;援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 武安 俱好儒术,推轂 赵綰 为御史大夫。”《南齐书·陆厥传》:“ 永明 末,盛为文章, 吴兴 沉约 、 陈郡 谢朓 、 琅邪 王融 以气类相推轂。” 宋 司马光 《送祖择之守陕》诗:“俊德争推轂,荣涂易建瓴。” 明 归有光 《与徐子与书》:“实赖吾丈雅故推轂之。”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郎》诗:“羣公极推轂,玄币争相持。”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身长

(1) 指人的身高

(2) 衣服从肩到下摆的长度

身长达臀部的茄克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学稼

学种庄稼;务农。《论语·子路》:“ 樊迟 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唐 钱起 《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诗:“禄微赖学稼,岁晚归衡茅。”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见寄》诗:“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沉。” 宋 朱熹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之二:“我欲卖刀来学稼,不知还许受廛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