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作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病中作原文

豫章濒大江,气候颇不令,孟冬风薄人,十室八 1-1九病。
外寒客肺胃,下湿攻脚胫,俗巫医不艺,呜呼安托命!我始屏药囊,治疾以清静。
幻妄消六尘,虚白全一性。
三日体遂轻,成此不战胜。
长年更事多,苦语君试听。

诗词问答

问:病中作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病中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豫章

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树名。有的记载说即今之樟树

楩楠豫章。——《墨子·公输》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气候

(1) 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亦泛指时令

气候今年晚,浓霜始此回。——宋· 陆游《园中书触目》

(2)

(3) 给定地区的天气状况和天气发展所示的变动着的大气状态

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一个团体或一个时期流行的倾向或环境条件

政治气候

(5) 比喻结果或成就

成不了气候

不令

(1).不善;不肖。《诗·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电,不寧不令。” 郑玄 笺:“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左传·宣公十四年》:“寡君有不令之臣 达 ,构我敝邑於大国。” 唐 元稹 《莺莺传》:“慈母以弱子 * 见託,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佚之词!” 明 杨慎 《二伯论下》:“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千里而袭人,强贼之行也。”

(2).没有命令。《孙子·九地》:“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孔子家语·好生》:“ 孔子 曰:‘以此观之, 文王 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

(3).不听从命令。《韩非子·说疑》:“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魏书·北海王详传》:“昔者, 淮 夷叛命,故有三年之举; 鬼方 不令,乃致淹载之师。”

孟冬

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十室

(1).十户。《汉书·伍被传》:“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

(2).犹言家家户户。《隋书·音乐志上》:“ 有夏 多罪, 殷 人涂炭。四海倒悬,十室思乱。”

寒客

(1).受冻者,贫寒之人。 唐 白居易 《蓝田刘明府携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赠之》诗:“腊月九日煖寒客,卯时十分空腹盃。” 宋 梅尧臣 《观博阳山火》诗:“小农候春锄,寒客失冬樵。” 宋 魏了翁 《次韵虞果州刚简泛雪》:“炉中榾柮縶寒客,纵欲烧愁能得然?”

(2).腊梅的异名。 宋 程棨 《三柳轩杂识》:“腊梅为寒客。”

下湿

谓地势低而潮湿。《尚书大传》卷二上:“下溼曰隰。”《汉书·冯立传》:“后迁为 东海 太守,下溼病痺。”《东观汉记·城阳恭王祉传》:“﹝ 刘仁 ﹞以 舂陵 地势下溼,有山林毒气,难以久处。”

脚胫

小腿。《汉书·赵充国传》:“其秋, 充国 病,上赐书曰:‘制詔后将军,闻苦脚脛、寒泄……朕甚忧之。’” 郭沫若 《瓶》诗之一:“桔梗花色的丝袜后鼓出的脚胫,那是怎样地丰满、柔韧、动人!”

巫医

(1) 专门从事于用咒语、符咒、卜占、草药和魔法以治病、驱邪除祟等的人

(2) 懂医术的巫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唐· 韩愈《师说》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安托

安排托付。《 * 词话》第二五回:“他爹要把 * 安托在我屋里过一夜儿。”

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六尘

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宗密 疏:“六尘是境,识体是心。”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宋 司马光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诗之二:“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途。”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之二:“我佛以清浄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瞿秋白 《猪八戒》:“一切爱恋六尘,以至于‘ * 是没有的,是幻执的……不如努力把漆黑一团都灭绝了,成个正觉’,得证涅槃。”

虚白

(1).语本《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谓心中纯净无欲。《北史·隐逸传·徐则》:“先生履德养空,宗玄齐物,深晓义理,颇味法门。悦性冲玄,恬神虚白,飡松饵术,栖息烟霞。” 唐 杜甫 《归》诗:“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 宋 陆游 《病中作》诗:“我始摒药囊,治疾以清静。幻妄消六尘,虚白全一性。”参见“ 虚室生白 ”。

(2).洁白;皎洁。 隋 江总 《借刘太常说文》诗:“幽居服药饵,山宇生虚白。” 唐 钱起 《禁闱玩雪寄薛左丞》诗:“虚白生臺榭,寒光入冕旒。” 清 黄景仁 《大雪登清风亭》诗:“城头忽鼓沉,户外雪盈尺。曳革来幽亭,亭空澔虚白。”

全一

谓忠诚不渝。《荀子·仲尼》:“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絀之,则恐惧而不怨。”

日体

太阳的本体。《宋书·礼志一》:“合朔之时,或有日掩月,或有月掩日。月掩日,则蔽障日体,使光景有亏,故谓之日蚀。”《元史·天文志一》:“﹝ 至元 ﹞二十九年正月甲午朔,日有食之。有物渐侵入日中,不能既,日体如金环然。”

战胜

在战争、竞争或竞赛中取得胜利或取得成功

战胜而得。——宋· 苏洵《六国论》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 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更事

(1).再生事。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朱己谓魏王章》:“ 秦 非无事之国也, 韩 亡之后,必将更事。”

(2).常事;交替出现的事。《史记·秦本纪》:“ 晋 旱,来请粟。 丕豹 説 繆公 勿与,因其饥而伐之。 繆公 问 公孙支 , 支 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

(3).经历世事。《汉书·平帝纪》:“及选举者,其歷职更事有名之士,则以为难保,废而弗举,甚谬於赦小过举贤材之义。” 宋 陆游 《春雨绝句》之六:“更事老翁顽到底,每言宜睡好烧香。”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三桂 年老更事多,欲出万全,不肯弃 滇 、 黔 根本。” 叶圣陶 《四三集·冥世别》:“什么叫‘有地位有家室有经验者多不肯冒险一试,学生更事不多,激动较易……为最便于利用之工具’?”

苦语

犹苦言。 南朝 梁 刘孝绰 《栖隐寺碑》:“苦语软言,随方弘训。” 宋 苏轼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诗:“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清 黄景仁 《明州客夜怀味辛稚存却寄》诗:“各抱百年忧,念我更惻惻。苦语犹在耳,形影儵以隔。”

试听

试行收听。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关于其他,尚可取来试奏试听。”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