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鸢飞鱼跃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赋得鸢飞鱼跃原文

大雅辞先著,中庸趣重拈。

天飞宁著力,渊跃自知忺。

云翮原昭上,波鳞亦出潜。

流行活泼泼,岂弟兴厌厌。

絜矩作人化,造端君子占。

理诠兼内外,是用揭楣檐。

诗词问答

问:赋得鸢飞鱼跃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赋得鸢飞鱼跃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赋得鸢飞鱼跃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

2. 去声

参考注释

大雅

(1).《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为 周 王畿内乐调。《大雅》多为 西周 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 厉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 札 来聘……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体,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称閎雅淳正的诗篇。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称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大雅宏达,於兹为羣。” 李善 注:“大雅,谓有大雅之才者。《诗》有《大雅》,故以立称焉。” 明 蒋灿 《题杜少陵像》诗:“大雅长往矣,遗容后代看。”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那议会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至于分类分得不伦不类,那是小子底学识不到,还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谓高尚雅正。 宋 叶适 《贺县尉》诗:“端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绵渺而藴藉。”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这样不伤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义的词儿正合于一个青年人寄兴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中庸

(1) 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雍也》

(2) 见“四书”

(3) 德才平常;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汉· 贾谊《过秦论》

天飞

(1).语出《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以“天飞”喻升居高位,贵显得志。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圣上天飞践极,迄兹二十有四载。”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臣早奉龙潜,与 贾 马 而入室;晚属天飞,比 严 徐 而待詔。”

(2).喻践帝位。《宋书·恩倖传·徐爰》:“天飞虽王德所至,终陟固有资田跃。”

(3).语本《诗·大雅·旱麓》:“鳶飞戾天,鱼跃于渊。”后以“天飞”指天上的飞鸟。 晋 陆云 《南征赋》:“芒芒神道,化洽崇深。卬戾天飞,俯洞渊沉。”

(4).远走高飞。 晋 潘尼 《怀退赋》:“伊畴昔之怀愤,思天飞以远迹。”

渊跃

谓龙在渊中跃动欲飞。《易·乾》:“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孔颖达 疏:“言九四阳气渐进,似若龙体欲飞犹疑或也,跃於在渊,未即飞也。”后以喻帝王初起创业。 汉 班固 《典引》:“是以 高 ( 汉高祖 )、 光 ( 汉光武帝 )二圣,宸居其域,时至气动,乃龙见渊跃。”

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云翮

指凌云高飞的鸟。 晋 陶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微雨洗高林,清飇矫云翮。” 逯钦立 校注:“云翮,指高飞鸟。” 宋 苏轼 《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佳篇次韵为谢》:“霜枝谢寒暑,云翮无前却。”

流行

广泛传播;盛行

传染病流行时常有护士奇缺的情况

活泼泼

(1).充满生机。 宋 葛天民 《寄杨诚斋》诗:“参禪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泼泼。” 明 冯梦龙 《山歌·姐儿生得》:“活泼泼箇鲤鱼弗要跌杀子了卖,要铜钱及早傍新鲜。” 叶圣陶 《搭班子》:“﹝ 乐水 ﹞说起活泼泼的春水,柔和而干净,叫人仿佛觉着堕入软美的梦里。”

(2).生动自然,不呆板。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三:“结尾活泼泼地,把捉不得,为不可及。” 鲁迅 《二心集·<夏娃日记>小引》:“虽然不过一种小品,但仍是在天真中露出弱点,叙述里夹着讥评,形成那时的 美国 姑娘,而作者以为是一切女性的肖像,但脸上的笑影,却分明是有了年纪的了。幸而靠了作者的纯熟的手腕,令人一时难以看出,仍不失为活泼泼地的作品。”

(3).形容人机灵。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测字》:“但须测字之人,心细而灵,活泼泼地,方能静会。”

(4).犹活动,不坚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这个夸説 张 家小姐才能,那个夸説 李 家小姐标致,説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泼泼起来。”

岂弟

和乐平易。《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易岂弟。” 宋 欧阳修 《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岂朝廷礼乐文物,万民富庶岂弟,必如是之勤且详,然后可以致之歟?” 清 黄宗羲 《密庵陆公墓碑》:“公为人岂弟,雅以济物为务。”参见“ 愷悌 ”。

厌厌

整齐茂盛貌;秀美貌。《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 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

(1).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毛 传:“厌厌,安静也。” 晋 陶潜 《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 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 清 金人瑞 《宴胡侍御书堂》诗:“厌厌毕今夜,僕马汝先归。”

(2).微弱貌;精神不振貌。《汉书·李寻传》:“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晋 陶潜 《和郭主簿》诗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曹蜍 李志 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明史·方献夫传》:“虽执大政,气厌厌不振。”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女官则厌厌无生意,略无动作。”

(3).形容病态。 唐 韩偓 《春尽曰》诗:“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宋 欧阳修 《送张屯田归洛歌》:“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这两日茶饭不进,厌厌瘦削。”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七幕:“她头上扎着一条手巾,身上披着一件斗篷,厌厌病容,弱不禁风的样子。”

(4).懒倦;无聊。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套曲:“黯黯愁成阵,厌厌日胜年。”

(5).绵长貌。 南唐 冯延巳 《长相思》词:“红满枝,緑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吏散庭空雀噪簷,闭门独宿夜厌厌。”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词:“不语恨厌厌,何人思故园。”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听彻清音意厌厌,数琳瑯琬琰。” 闻一多 《红豆》诗十一:“相思枕上的长夜,怎样的厌厌难尽啊!”

絜矩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作人

(1) 为人处世

作人的学问大着哩

(2) 教育人民,培植人才

作人要从根本上抓起

造端

开头;发端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内外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大约;近似

五十年内外

是用

因此。《左传·襄公八年》:“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汉 张衡 《东京赋》:“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 汉 ,而欣戴 高祖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用沥血鸣神,剖心告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