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其十八

作者: 释怀深朝代: 宋代

拟寒山寺·其十八原文

忽闻贼杀1*1人,吞声眉已皱。

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

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诗词问答

问:拟寒山寺·其十八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问:拟寒山寺·其十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怀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二部

参考注释

*

对人的杀害

你不可 *

吞声

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杯中

指杯中之酒。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吾何痛,且尽此杯中。”

甘肥

(1).指美味。《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寡人甘肥周於堂,巵酒豆肉集於宫。”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宋 苏轼 《祭吴子野文》:“有疾不药,但却甘肥。”

(2).肥腴;丰美。 宋 梅尧臣 《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轩》:“白鱼甘肥网可得,公酒美滑杯可持。”《明史·倪岳传》:“盖缘 河套 之中,水草甘肥,易於屯牧,故贼频据彼地,拥众入掠。”

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怕死

害怕死亡

一个怕死的人

物命

(1).物类的寿命或生命。 汉 王充 《论衡·气寿》:“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

(2).有生命的物类。《法苑珠林》卷二二:“臣闻佛神清洁,不进酒肉,爱重物命,如护一子。所有供养,烧香而已;所可祭祀,饼果之属。” 金 元好问 《苏彦远墓铭》:“ 彦远 资禀仁厚,自幼重惜物命,有不忍之爱。”《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禁中以翡翠为服玩,詔市於 南越 。 修古 以为重伤物命;且 真宗 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宜罢之。”

彼此

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相杀

(1).相互残害、杀伤。《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汉书·蒯通传》:“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杀,请火治之。” 鲁迅 《伪自由书·“以夷制夷”》:“现在已经各用了特长的大刀,在 滦 东相杀起来。”

(2).相互制约。《神农本草经》卷三:“﹝药﹞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

无身

(1).道家语。谓没有自我的存在。《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河上公 注:“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 唐 薛莹 《寄旧山隐侣》诗:“旧山诸隐沦,身在苦无身。”

(2).谓身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当此之时, 亮 之素志,进欲龙驤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标签:寒山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