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袁村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过袁村原文

在昔有袁村,今到袁村路。
峰傍呼父老,同姓亦三数。
贵贱本无种,苗裔有疏附。
我家建家派,一经立门户。
安用黄金籯,守此青简蠹。
庶几亢吾宗,百世传儒素。
作诗示云来,聊并城南句。

诗词问答

问:过袁村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问:过袁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说友的名句有哪些?答:袁说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在昔

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 鯀 陻洪水,汩陈其五行。” 汉 班固 《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

村路

乡间小路。 唐 李群玉 《寄友》诗:“野水晴山雪后时,独行村路更相思。” 明 陈大声 《乐安神·冬景》套曲:“溪桥村路景偏佳,岂惟江上堪图画。”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看他们走了好远,她才转过身子来,沿着一条山边的村路,往 清溪乡 走去。”

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同姓

姓氏相同

他与我同姓

三数

表示为数不多。 唐 窦庠 《太原送穆质南游》诗:“露叶离披处,风蝉三数声。”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然见於史者才三数人。” 明 杨慎 《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日与同庚三数鹏耆为逸乐之会。”

贵贱

〈方〉∶不管怎么样;无论如何;反正

我劝了他半天,贵贱不听

无种

(1).没有种子。《管子·禁藏》:“赐鰥寡,振孤独,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按,此指无谷物种子的农户。 元 陈樵 《空翠堂》诗:“息石长年依砌活,茯苓无种入阶生。”

(2).犹言绝后代。《史记·汲郑列传》:“ 黯 数质责 汤 於上前,曰:‘……何乃取 高皇帝 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白敏中 ﹞曰:‘…… 顥 不乐为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 顥 无如臣何,自此必媒孽臣短,死无种矣。’”

(3).谓没有血统相传关系。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知长生之可得,僊人之无种耳。”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穷通算来各有时,将相本无种。”

苗裔

后代子孙

你虽然才艺出色,偏觉雅致,不似青楼习气,必是一个名公苗裔,今日休要瞒我,可从实说与我知道,果是何人?——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其苗裔耳。——〔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疏附

使疏远者亲附。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夫圣王之王也,居为后先疏附,出为奔走御侮,曷有二也。”

我家

(1).称自己。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小人》:“ 宣和 间,有 辽国 右金吾卫上将军 韩正 归朝,授检校少保节度使,对中人以上説话,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即称我家。”《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计氏 説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和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日子的分罢了。’”

(2).我们家;我家的。《汉书·霍光传》:“丞相数言我家,独无罪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王珣 疾,临困,问 王武冈 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新唐书·崔液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叹,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建家

《书·盘庚中》:“永建乃家。” 孔 传:“卿大夫称家。”古代卿大夫受封,其邑即为世袭领地,后因以“建家”指建立国家。《文选·张衡<东京赋>》:“ 高 既受命建家,造我区 夏 矣。” 薛综 注:“言 高祖 受上天之命,建立国家,制造区 夏 。”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我大 齐 之握机创歷,诞命建家,接礼贰宫,考庸太室。”

一经

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

门户

(1) 房屋的出入口

门户开放

填塞门户。——《聊斋志异·促织》

门户千万。——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派别,宗派

门户之见

(3) 门第

门户相当

(4) 家;人家

兄弟分居,自立门户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青简

(1).竹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竹片。《后汉书·吴祐传》:“ 恢 ( 吴恢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李贤 注:“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2).借指青史,史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虽復青简缔芳,未若玉石之不朽。”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云臺 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清 王式丹 《睢阳庙》诗之一:“名先 李 郭 悬青简,血并 南 雷 染碧莎。” 郭沫若 《志愿军凯歌》诗:“红旗夹道风中舞,青简留芳域外传。”

(3).泛指书籍。 唐 白居易 《秘书省中忆旧山》诗:“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 宋 叶适 《叶路分居思堂》诗之一:“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4).借指著作。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沼书》:“余悲其音徽未沬,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 宋 邹浩 《送薛唐卿赴省试》诗:“緑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 清 钱谦益 《挽西蜀尹西有长庚》诗之一:“ * 上黄扉寝,七字诗来青简休。”

(5).道家的神仙名录。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六日往 东华 ,见尔名已上青简。”《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天尊曰:‘尔之青简列於方诸矣。’”

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吾宗

我们的宗族。《左传·僖公五年》:“ 晋 ,吾宗也,岂害我哉?”《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羣 为儿时, 寔 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 唐 杜甫 《吾宗》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儒素

(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三国志·魏志·袁涣传》:“ 霸 弟 徽 ,以儒素称。”《世说新语·德行》“见者以为真孝子”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少而孤贫,能善树节,以儒素见称。”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柳应规 以儒素进身,始入省,便造新宅,殊不若且税居之为善也。” 清 毛际可 《<楝亭集>序》:“ 荔轩先生 家世通显,为天子亲臣,乃被服儒素,黽勉尽职,不涉户外一事。”

(2).宿儒,名儒。《晋书·儒林传·徐邈》:“及 孝武帝 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 邈 即东州儒素,太傅 谢安 举以应选。” 南朝 梁 江淹 《张令为太常领国子祭酒诏》:“师氏之任,宜归儒素。”

(3).泛指儒士。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我 大和皇帝 祖玄元之教,挹清净之风,儒素緇黄,鼎足列座。”

(4).儒术,儒学。《宋书·自序》:“ 仪 篤学有雅才,以儒素自业。” 宋 王禹偁 《崑山县新修文宣王庙记》:“然而庠序或缺,儒素弗兴,实仓廪而礼节未知,既富庶而教化不至。” 宋 范仲淹 《耀州谢上表》:“窃念臣运偶文明,世专儒素,靡学 孙 吴 之法,耻道 桓 文 之事。”

(5).指读书人家。 宋 陈亮 《祭叶正则外母高恭人翁氏文》:“惟恭人生长儒素,嬪於勋门。”

(6).儒雅质朴。《隋书·杜台卿传》:“性儒素,每以雅道自居。”

云来

(1).如云飞卷而来。 马总 《意林》卷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英辞雨集,妙句云来。” 元 岑士贵 《凌烟阁赋》:“乘舆云来,贵臣于于。”

(2).“云孙”、“来孙”的并称。泛指后代。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七:“坐俟云来之养,受禄无疆;屡观甲子之周,与民同乐。” 宋 李纲 《谢亲笔札子》:“顾臣煢然衰病,未知图报之所。惟当什袭祕藏,刻之金石,传示云来,使天下后世知圣君不忘旧臣,乐取诸人以为善者。”

(3).传说中的仙山 蓬莱山 的别称。 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 蓬莱山 亦名 防丘 ,亦名 云来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