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延上人归云峰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送延上人归云峰原文

去年出山时,飞支正撩乱。
殷勤大洪老,呵笔泻真赞。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诗词问答

问:送延上人归云峰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送延上人归云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王之道送延上人归云峰书法欣赏

王之道送延上人归云峰书法作品欣赏
送延上人归云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出山

(1) 到山外去

(2) 旧指隐士出任官职。借指出来主持某种事务或担任某种职务

撩乱

(1).纷乱;杂乱。 唐 韦应物 《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鬢,撩乱已如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

(2).缤纷。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3).搅乱,扰乱。 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呵笔

天寒笔冻,嘘气使解。 宋 梅尧臣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闭门吾作 袁安 睡,呵笔君为 谢客 謡。” 清 曹寅 《塔湾舟中晓起》诗:“群峰正清峭,呵笔谩荒题。”

真赞

对人物画像的赞语。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俾作 魏国令公 真赞,屡日杼思,不胜艰訥。”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予家有 阎博陵 画 唐秦 府十八学士,各有真赞。”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刘攽滑稽》:“ 刘攽 贡甫 ,性滑稽,喜嘲謔。与 王汾 同在馆中, 汾 病口吃, 攽 为之作真赞曰:‘恐是 昌 家,又疑 非 类,未闻 雄 鸣,只有 艾 气。’”

为言

(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

(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菩萨

(1) 佛家语。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也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译为大道心众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

(2) 泛指佛

(3) 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4) 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持钵

(1).佛教语。托钵。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设会论》:“至时持鉢往福众生。” 唐 吴融 《金陵遇悟空上人》诗:“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鉢过 丹阳 。”

(2).引申为行脚。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三僧》:“愿得一茅菴,足供大士像,旁可坐卧诵经,足跡不出门,而免持鉢之苦。”

江北

(1) 长江下游江苏、安徽两省靠近长江北岸的地区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 泛指长江以北

瞌睡汉

比喻糊涂的汉子。《景德传灯录·师备大师》:“满目覷不见,满耳听不闻,此两处不省得,便是瞌睡汉。”

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接踵

脚尖脚跟相接,形容人多如流

韩、 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 秦者,百世矣。——《战国策·秦策四》

旧观

旧时的样子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幸有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 贺铸 《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中金

白银。《汉书·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白金,银也。”后称银为中金。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颁厥篚之綵繒,锡中金之器皿。”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父以贫为辞,长老者赠以中金百两。”

重案

(1).严厉追查。《三国志·吴志·步骘传》:“ 騭 上疏曰:‘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輒欲陷人以成威福。’”

(2).指重大的案件。

设有重席的坐具。《周礼·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 郑玄 注:“重案,牀重席也。” 贾公彦 疏:“云‘重案’者,案则牀也。牀言重,谓牀上设重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