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逍遥 继重阳韵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恣逍遥 继重阳韵原文

二气绵绵,调来细细。
向琼壶里头封闭。
子午宫前,玉金周济。
这玄妙分明,免教商谜。
天上灵苗,海中根蒂。
霞光布灿无涯际。
忽见真容,如同玉腻。
通元始修行,在乎子细。

诗词问答

问:恣逍遥 继重阳韵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恣逍遥 继重阳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恣逍遥 继重阳韵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二气

(1).指阴、阳。《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天地尊位,二气合而万物生;日月并明,四时敍而百度正。”《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

(2).二节气。《宋书·律历志下》:“ 冲之 曰:‘《四分志》,立冬中影长一丈,立春中影九尺六寸。寻冬至去南极,日晷最长,二气去至,日数既同,则中影应等,而前长后短,顿差四寸,此历景冬至后天之验也。’”

绵绵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细细

(1).轻微。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宫草微微承委珮,鑪烟细细驻游丝。” 宋 晏殊 《清平乐》词:“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

(2).仔细。 宋 苏辙 《葺居》诗之四:“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红楼梦》第九四回:“你竟叫 赖大 带了去细细的问他的本家儿有人没有。” 赵树理 《登记》:“ 小飞蛾 呢?自从 燕燕 和 艾艾 走出去,她把 小晚 这一家子细细研究了好几遍。”

(3).缓缓。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之七:“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宋 王安石 《招叶致远》诗:“山桃溪杏两三栽,嫩蕊商量细细开。”《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 杨朔 《风暴》:“时候才三更多天,霜在细细地落。”

(4).密密。 宋 苏轼 《风水洞和李节推》之二:“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巗。”

里头

指事物的内部;旧称宫内

屋子里头坐满了人

炉子里头的煤已经烧得很红了

封闭

(1)

(2) 中断或停止服务

大雪封闭了机场

(3) 以兵力、火力和障碍物封锁住突破口、间隙地或通道等的作战行动

(4) 严密和彻底地封口

(5) 查封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子午

(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唐 苏颋 《唐长安西明寺塔碑》:“揆阴阳之中,居子午之直,丛依观阁,层立殿堂。”《宋史·天文志一》:“ 南阳 孔定 製铜仪,有双规,规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横规,判仪之中以象地。”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若针之子午未定,舵之东西游移,则徘徊莫适,悵悵何之?”

(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唐 吕岩 《延寿》诗:“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啟还扃。”

(3).见“ 子午谷 ”。

周济

在物质上给以帮助;接济

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晋书·食货志》

周济无依无靠的穷人

玄妙

深奥微妙

玄妙的学说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商谜

猜谜。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商谜:旧用鼓板吹《贺新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苏公 尝会 孙賁 公素 , 孙 畏内殊甚,有官妓善商谜, 苏 即云:‘ 蒯通 劝 韩信 反, 韩信 不肯反。’其人思久之,曰:‘未知中否?然不敢道。’ 孙 迫之使言,乃曰:‘此怕负 汉 也。’ 苏 大喜,厚赏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丘机山》:“﹝ 丘机山 ﹞以滑稽闻于时,商谜无出其右。”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灵苗

(1).指传说中的仙草。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神芝发其异色,灵苗擢其嘉颖。” 宋 陆游 《有客》诗:“灵苗生絶壁,光景中夜发,劚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 明 杨珽 《龙膏记·买卜》:“云竇采灵苗,月府舂霞髓,他不比那寻常草根木蕊。”

(2).指珍奇美观的植物。 唐 路德延 《芭蕉》诗:“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 元 刘詵 《石菖蒲》诗:“盆池有灵苗,石罅忘偪仄。”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恐毒草之损灵苗,芟夷务尽。”

(3).圣贤的后裔。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夫子姓 孔 氏,讳 邱 字 仲尼 , 鲁国 邹 人也。帝 天乙 之灵苗。” 天乙 , 成汤 。

(4).比喻反应最灵敏的部位。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

根蒂

(1) 植株的根和蒂

(2) 事物发展的根本或初始点;根由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晋· 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霞光

日光照射在云霞上所反映出来的光彩

无涯

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真容

(1) 肖像

绣真容

(2) 本来的面貌;真相

剥了画皮,露出了真容

如同

好像,类似

待我如同亲人一样

元始

(1).起始。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式观元始,眇覿玄风。”《隋书·律历志中》:“四象既陈,八卦成列,此乃造文之元始,创历之厥初者歟?” 明 何景明 《冬至》诗:“圣人谨元始,君子履攸终。”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文字肇兴之日,歌咏先导其流。坟典已无篇牘,里巷犹闻謡谚,此章句之元始也。”

(2).犹言始祖。《弘明集·正诬论》:“佛故 文子 之祖宗,众圣之元始也。”

修行

(1) 修养德行

(2) 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

在乎

(1) 在于

进步完全在乎自己努力

(2) 放在心上;介意

对这一点,他倒不十分在乎

子细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至其种种鬼蜮情形,请读者将各电原文子细熟观,当能想像八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细一想,他的话千真万确。”

(2).小心,留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细,秀才子口头言语,岂可便信?”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姐姐,到那里子细着。”

(3).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牀;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4).详情;底细。 宋 欧阳修 《论讨蛮贼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荆 楚 ,备知土丁子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卢 ,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 李大府 船。 李 惊起视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贼发,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询其子细,则已不见。遂遽还 会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 潘成 知得子细,便乃而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